“农具也改良了?”刘彬好奇地问道。糜竺笑着让人拿来一把新造的锄头,锄头的刃部更宽,木柄与锄头的连接处用铜箍固定,比普通锄头更结实。“这是按先生们留下的‘省力’思路改的,百姓们说,用这锄头种地,能省不少力气。”
青林心中一动,问道:“糜公有没有想过,让商队把这些改良的农具卖到其他郡县?既能赚钱,也能让更多百姓受益。”
糜竺眼睛一亮:“先生这个主意好!我之前只想着用商队运粮草和兵器,倒忘了农具也是百姓急需的。这样一来,既能扩大生意,也能让玄德公的仁德之名传遍周边,吸引更多人来投。”
刘备也连连称赞:“子仲与三位先生真是远见卓识!若能让百姓安居乐业,何愁天下不定?”
接下来的几日,三人跟着糜竺和刘备走遍了海西的乡村和集市。他们看到百姓们用改良后的农具在田间劳作,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;看到商队将盐、丝绸和新造的农具装上马车,准备运往周边郡县;还看到匠坊的工匠们正在尝试制造一种新的“水车”——用刘彬画的简易图纸,利用水力带动石磨,既能磨面,也能灌溉农田。
“这水车要是造好了,海西的百姓就不用再靠人力推磨了,灌溉也方便多了。”老周指着正在建造的水车,语气充满期待,“东家说,等海西稳定了,还要把这水车推广到其他地方去。”
在集市上,一个卖布的商贩正拿着一匹新织的丝绸向百姓介绍:“这是糜公匠坊新织的绸子,又软又结实,比以前的好太多了!”百姓们围上前,争相购买,集市上一派热闹景象。
“现在的海西,比我刚来时强多了。”刘备站在集市旁,看着眼前的景象,眼中满是感慨,“若不是子仲倾囊相助,若不是三位先生留下这些好法子,海西也不会有今日的光景。”
糜竺拍了拍刘备的肩膀:“玄德公,这都是我们应做的。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定能在这里站稳脚跟,日后再图大业。”
离别的那天,天空飘着细雨,糜竺和刘备亲自将三人送到城外。糜竺递给青林一个锦盒,里面装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:“三位先生此去,不知何时才能再见。这块玉佩是我家传之物,望先生们收下,权当念想。”
刘备也拿出一把自己的佩剑:“这把剑陪我征战多年,虽不是什么神兵利器,却也沾过贼寇的血。赠与先生们,若日后遇到危难,或许能派上用场。”
三人接过礼物,心中满是感动。青林看着糜竺和刘备,轻声说道:“糜公、玄德公,海西的未来定会越来越好。你们的努力,终会成就一番大业。”
回到时空舱,刘彬的终端上已存满了海西的资料——有匠坊的工艺改进、百姓的生活变化,还有刘备军队的发展情况。“原来我们留下的那些小技巧,真的能改变这么多。”刘彬感慨道,“糜竺的匠坊越来越强,刘备的势力也在壮大,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吧。”
吉力大师抚摸着手中的玉佩,轻声道:“不是我们改变了历史,而是我们见证了历史的成长。糜竺的远见、刘备的仁德,还有工匠们的智慧,才是推动这一切的力量。我们只是恰逢其会,送了一把‘钥匙’而已。”
青林启动控制台,时空舱缓缓升空。透过舷窗,海西的城池渐渐缩小,雨中的农田、集市、匠坊依稀可见。他看着屏幕上“海西发展与蜀汉根基巩固”的完整资料包,突然明白——真正的科技,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奇观,而是能落地生根、造福百姓的工具;真正的英雄,也不是天生的强者,而是能在困境中坚守信念、携手前行的普通人。
舱体逐渐消失在云层中,海西的景象最终化为一个小点。这次穿越见证了科技与历史的碰撞,读懂了“传承”的意义——无论是未来世纪的技术思路,还是三国时期的家国情怀,都在时光的长河中,闪耀着智慧的的光芒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