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句话如同惊雷般在大殿内炸响,所有儒生都低下了头,再也无人反驳。
他们一直用“义利之辨”批判桑弘羊的经济政策,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——国家的运转需要财富,百姓的生存需要物质基础。
没有足够的财富,所谓的“仁义”不过是空中楼阁,在天灾人祸面前不堪一击。
桑弘羊哈哈大笑,拍着青林的肩膀:“先生这三连问,真是字字珠玑!老夫与儒生们争论了三天三夜,都不如先生这三句话说得透彻!”
就在这时,青林手腕上的装置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,面板上的数据流开始紊乱。“不好,时空锚点开始松动,我们必须马上离开!”青林拉着吉力大师,快步走向时空通道出现的方向。
桑弘羊想要挽留,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人被白光包裹。
在消失的最后一刻,青林回头喊道:“桑大人,治理国家没有标准答案,关键是要平衡理想与现实,兼顾国家与百姓!”
白光散去,大殿内恢复了原样,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梦。
但儒生们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傲慢,他们低着头,陷入了沉思。
桑弘羊拿起案几上的盐铁账本,目光变得更加坚定——他知道,自己的政策没有错,只是需要更多像青林这样的人,用清醒的头脑去完善它。
回到未来的实验室,青林摘下头盔,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。吉力大师翻开《盐铁论》,在扉页上写下一行字:“时空可以跨越,真理永不过时。”
“这次的穿越很成功,”青林看着屏幕上记录的辩论数据,“我们不仅验证了时空装置的稳定性,还为两千年前的历史留下了不一样的思考。”
吉力大师微笑着点头:“其实,每个时代都有类似的争论,只是形式不同罢了。未来的我们,不也在为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而烦恼吗?”
青林若有所思地看着屏幕上桑弘羊的影像,突然说道:“下次,我们可以去看看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朝堂,看看那位‘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’,是否能回答我们的问题。”
吉力大师合上《盐铁论》,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:“好啊,历史是最好的老师,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向过去学习。”
实验室的灯光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,时空装置的青铜碎片安静地悬浮在中央,仿佛在等待着下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。
而在遥远的过去,未央宫的议事大殿里,桑弘羊正拿着笔,在盐铁政策的奏折上写下新的改革方案,他的笔尖落下,仿佛与未来的青林、吉力大师,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。
这场穿越,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探访,更是一次对真理的追寻。
三连问,没有给出标准答案,却唤醒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——无论是几千年前的汉代,还是科技发达的未来,治国理政的核心,永远是平衡各方利益,兼顾理想与现实。
而这种思考,不会被时空阻隔,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,不断传承,不断升华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