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444章 夜书所见

第444章 夜书所见(2 / 2)

叶绍翁没有动那碗粥,只是望着远方。秋风越来越大,吹得他的长衫猎猎作响,他却浑然不觉,只是偶尔抬手拢一拢领口。青林注意到,他的手指有些僵硬,显然是被风吹得冻着了,但他的目光却始终望着钱塘的方向——那里有他的家,有他牵挂的人。

“江上秋风动客情。”第二句终于落下。这一次,叶绍翁的笔尖似乎更重了些,“客情”二字的笔画格外用力,墨色浓得几乎要透纸背。他写完后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,却又立刻皱起眉头,仿佛觉得这七个字还不够表达心中的情绪,又拿起毛笔,在“客情”二字旁边轻轻圈了一圈。

刘彬悄悄拿出手机,想要拍下这一幕,却又想起上次青林的提醒,只好悻悻地收起。他转头看向青林,发现后者正盯着终端屏幕,屏幕上显示着“时空情感共鸣指数92%”——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高度。“你说他现在是不是在想家里的妻儿?”刘彬轻声问,声音里带着一丝同情。

青林没有回答,只是目光紧紧盯着叶绍翁。他想起自己上次穿越时,终端曾检测到张继的情绪波动,而此刻叶绍翁的情绪曲线更加复杂——有乡愁的惆怅,有漂泊的疲惫,还有一丝对未来的期待。这种复杂的情感,远比文献记载的“思乡”二字更加鲜活、更加真实。

夜色渐浓,驿馆里的灯盏被点亮了。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出来,落在叶绍翁的身上,给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。他终于端起那碗米粥,小口小口地喝着,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驿馆的院墙,落在了隔壁院子里。

青林和刘彬顺着他的目光望去,只见隔壁院子里,两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孩童正提着一盏纸灯,在梧桐树下追逐打闹。纸灯里的烛火摇曳,映得孩童的笑脸格外明亮,他们的笑声清脆,像银铃一样穿透夜色,传到了驿馆里。

叶绍翁的动作突然停住了。他放下粥碗,目光紧紧盯着那两个孩童,眼神里先是惊讶,随即变成了温柔的笑意,最后又染上了一丝淡淡的忧伤。他拿起毛笔,笔尖在墨汁里蘸了蘸,飞快地在麻纸上写下第三句:“知有儿童挑促织。”

这一次,他的笔触轻快了许多,墨色也变得明亮,仿佛被孩童的笑声感染,连眉宇间的愁绪都消散了几分。青林注意到,他写“儿童”二字时,嘴角微微上扬,像是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捉促织的场景——那种无忧无虑的时光,此刻成了他乡愁里最温暖的部分。

刘彬的眼眶更红了。他想起自己小时候,也是这样在秋天的夜晚,和小伙伴提着灯笼捉蟋蟀,母亲站在门口喊他回家吃饭,父亲则在院子里摇着蒲扇。那些记忆早已被时光模糊,却在这一刻被叶绍翁的诗句重新唤醒,变得清晰如昨。

叶绍翁写完第三句后,没有立刻写第四句。他靠在石凳上,望着隔壁院子里的孩童,久久没有说话。夜色中的梧桐叶还在簌簌作响,孩童的笑声渐渐远去,只剩下纸灯的光晕在夜色中摇曳。他拿起粥碗,一口气喝完了剩下的粥,似乎从那碗热粥里汲取了力量,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。

他再次拿起毛笔,笔尖悬在麻纸上,这一次没有丝毫犹豫。“夜深篱落一灯明。”最后一句落笔,他的动作从容而舒缓,仿佛早已在心中酝酿了千百遍。写完后,他放下毛笔,向后靠在石凳上,闭上眼睛,任由秋风拂过脸颊,嘴角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。

那张写着《夜书所见》的麻纸摊在石桌上,墨迹尚未干透,在昏黄的灯光映照下,仿佛有了生命。青林和刘彬相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——他们以为会看到一个沉浸在乡愁里的失意文人,却看到了一个在惆怅中寻找温暖、在孤独中坚守希望的灵魂。

叶绍翁静静地坐了很久,直到隔壁院子的纸灯熄灭,他才缓缓睁开眼睛。他拿起那张纸,仔细看了一遍,又拿起毛笔,在末尾添上了“叶绍翁”三个字。然后,他将纸卷起来,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,起身向驿卒道谢,转身走进了驿馆的客房。

青林看了眼终端,屏幕上显示“时空窗口即将关闭”。他有些不舍,目光再次望向驿馆的客房,窗户里的灯光还亮着,想必叶绍翁还在灯下思念着家乡。远处的夜空里,星星越来越亮,秋风依旧吹着梧桐叶,发出“萧萧”的声响,那声音里,似乎藏着千年未变的乡愁。

“我们该回去了。”青林拍了拍刘彬的肩膀,后者还在望着隔壁院子的方向,眼神里满是留恋。

刘彬点了点头,却没有立刻挪动脚步。“再等一会儿吧。”他轻声说,“我想再听听这梧桐叶的声音。”

青林没有反对。他靠在院墙外的梧桐树上,闭上眼睛,任由南宋的秋风拂过脸颊,任由梧桐叶的“萧萧”声穿透耳膜。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,想起了家乡院子里的那棵老梧桐,想起了叶绍翁落笔时的愁绪与温柔。在这一刻,过去、现在与未来仿佛交织在了一起,时间的界限变得模糊,只剩下纯粹的情感与文字的共鸣。

“走吧。”片刻后,刘彬开口说,声音有些沙哑,却带着一丝释然。

青林启动了穿梭器。熟悉的光柱再次包裹住两人,南宋的驿馆、梧桐叶、秋风渐渐模糊,取而代之的是未来都市的霓虹与喧嚣。当他们再次睁开眼睛时,已经回到了实验室的地下室,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臭氧的味道。

穿梭器的屏幕上显示着“任务完成”的字样,旁边还有一行小字:“检测到深度情感共鸣,时空稳定性提升20%。”青林笑了笑,他知道,这次穿越不仅仅是见证了一首诗的诞生,更让他明白了时空技术的真正意义——不是为了探索历史的奥秘,而是为了跨越千年的距离,去触摸那些与我们有着相同情感的灵魂。

刘彬坐在地上,拿出手机,打开了《夜书所见》的电子版,轻声读了起来:“萧萧梧叶送寒声,江上秋风动客情。知有儿童挑促织,夜深篱落一灯明。”这一次,他的声音里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柔,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千年的乡愁。

青林走过去,拍了拍他的肩膀。“下次,我们去看看王安石吧。”他笑着说,“我想看看他写‘春风又绿江南岸’时,是不是也在思念家乡。”

刘彬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光芒。“好啊。”他说,“不过下次,我要负责校准时空坐标,你得教我怎么操作穿梭器。”

青林笑着答应了。他望向窗外的夜空,未来都市的灯光璀璨,却没有南宋绍兴府的星空那么清澈。

无论科技如何发展,无论人类能够穿越多少时空,那些藏在文字里的乡愁、那些关于家的记忆,永远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。

而他们,不过是这条纽带上的幸运儿,有幸在时空的缝隙里,见证那些不朽的温柔瞬间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