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401章 陈情表

第401章 陈情表(2 / 2)

“外无期功强近之亲,内无应门五尺之僮,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”

写到这里,李密停下笔,放下了手中的狼毫。他走到窗边,望着庭院里那棵老槐树。风一吹,槐树叶簌簌作响,像是在叹息。青林看见他的肩膀微微颤抖,双手紧紧攥着窗棂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。他知道,李密此刻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——一边是祖母的病情,一边是朝廷的催促,还有世人的议论。有人说他“不识抬举”,有人说他“心怀旧蜀,不愿事晋”,这些流言蜚语,像一张网,紧紧裹着他。

“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,臣今年四十有四。”李密忽然转过身,重新走到案几前,拿起笔,声音里多了几分坚定,“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,报养刘之日短也。”

这一句话,像是解开了所有的死结。青林的眼睛亮了起来。他记得,第一次读《陈情表》时,最震撼他的就是这句话。李密没有一味地强调自己的难处,而是将“尽忠”与“尽孝”的时间做了对比——他还年轻,日后为晋武帝效力的日子还很长;但祖母已经九十六岁了,他能陪伴她的日子,已经不多了。

这便是李密的智慧。他没有指责朝廷的征召,也没有抱怨自己的处境,而是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,向晋武帝陈述一个简单却又无法辩驳的事实:孝是眼前最紧迫的事,而忠,可以等。

“臣无祖母,无以至今日;祖母无臣,无以终余年。”

这句话写得极快,墨汁在纸上几乎没有停顿。青林看见,李密的手不再颤抖,眼神里充满了决绝。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,打开了所有的情感闸门——他与祖母之间,早已不是简单的祖孙关系,而是相互依存、生死与共的羁绊。没有祖母,就没有他的今天;没有他,祖母也无法安度晚年。这种情感,真挚而质朴,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,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。

李密继续写着,笔锋越来越流畅,仿佛那些字句早已在他的心中酝酿了千百遍。“母孙二人,更相为命,是以区区不能废远。”“臣之辛苦,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,皇天后土,实所共鉴。”

他写自己的“辛苦”,不是为了博取同情,而是为了让晋武帝相信,他的推辞,不是出于对官位的不屑,也不是出于对旧朝的眷恋,而是出于对祖母的一片孝心。他甚至把“皇天后土”都搬了出来,以天地为证,证明自己所言非虚。

青林站在一旁,看着李密伏案疾书的身影,忽然觉得眼眶发热。他曾在未来的博物馆里见过《陈情表》的拓本,那些铅字印刷的字句,在他眼中只是“千古名篇”的符号。可此刻,看着这些字句从李密的笔下诞生,看着他每一个字里的挣扎、愧疚、坚定与深情,他才真正明白,为什么《陈情表》能流传千古——因为它写的不是什么大道理,而是最真实的人性,最朴素的情感。

夜深了,油灯的火苗跳动着,在墙上投下李密的影子。他终于写完了最后一句:“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,谨拜表以闻。”然后,他放下笔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。他拿起写好的《陈情表》,仔细地读了一遍,又逐字逐句地检查,修改了几个不满意的地方,才小心翼翼地将它折好,放进一个锦盒里。

就在这时,里屋的咳嗽声又响了起来。李密立刻收起锦盒,快步走向内室。这一次,他的脚步不再沉重,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安心。青林知道,《陈情表》写完了,李密心中的石头,终于落了地。

接下来的几天,青林一直待在书斋里,看着李密将《陈情表》交给朝廷使者,看着使者带着文书离去。他不知道晋武帝看到《陈情表》时会是什么反应,但他记得史料记载的结果——晋武帝被《陈情表》中的真情打动,不仅同意了李密的请求,还赏赐了他两名奴婢,让他们协助李密侍奉祖母。

半个月后,青林的时空跃迁装置终于恢复了信号。在金芒再次笼罩他之前,他最后看了一眼书斋——李密正坐在祖母的床边,给她读着一本旧书,阳光透过窗户,洒在他们身上,温暖而平静。

当青林再次睁开眼睛时,已经回到了时空实验室。主控屏上显示着“跃迁成功”的字样,身边的同事围上来,问他这次穿越的收获。青林没有说话,只是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小的芯片——这是他在书斋里偷偷收集的时空粒子,里面储存着李密创作《陈情表》的全过程。

他走到实验室的全息投影前,将芯片插入接口。下一秒,李密伏案写作的身影,书斋里的油灯,庭院里的老槐树,还有那些饱含深情的字句,都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。当“臣无祖母,无以至今日;祖母无臣,无以终余年”这句话出现在投影上时,实验室里一片寂静。

“原来,千古名篇,是这样写出来的。”一个年轻的研究员轻声说,声音里带着震撼。

青林点了点头。他忽然明白,时空穿越的意义,不仅仅是观察历史,更是感受历史。那些在史书上冰冷的文字,背后藏着的是活生生的人,是他们的喜怒哀乐,是他们的挣扎与坚守。

《陈情表》之所以能成为“以情动人”的范文,不是因为它的辞藻有多华丽,结构有多严谨,而是因为它写满了“真”——对祖母的真心,对孝道的坚守,对生命的尊重。

几天后,青林将这次穿越的报告整理好,提交给了时空管理局。报告的最后,他写了这样一段话:“在西晋泰始三年的那个夜晚,我看见了一个男人,用最质朴的文字,在‘忠’与‘孝’的夹缝中,为自己,也为所有心怀柔软的人,开辟了一条生路。《陈情表》的力量,不在于它能说服帝王,而在于它能提醒我们,无论身处何种时代,都不要忘记,人性中最珍贵的,是真情。”

写完报告,青林走到窗边,望着外面的星空。他知道,在时间的褶皱里,还有无数这样的故事,等待着被看见,被铭记。

而他的下一次时空之旅,就在不远的将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