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351章 泸水畔

第351章 泸水畔(1 / 2)

我叫青林,喜欢穿越……

时空数据仪第三次发出青蓝色的脉冲时,我正对着书桌前的青铜门环发呆——那是上次从杨修身边带回的纪念品,环身的凿痕还沾着许都的尘土。

控制台的警报声突然尖锐起来,三维投影里“三国文化数据库”的进度条疯狂跳动,“诸葛亮·南征”的模块图标闪烁不停,强光裹着我穿过时空乱流,我又穿越了……

等我落在泥泞里时,鼻尖已萦绕着水汽、草木与炭火混合的气息,耳边是湍急的水流声……

公元225年,泸水之畔,我穿越进了诸葛亮南征班师的关键节点。

“何人在此喧哗?”

清脆却带着威严的声音在头顶响起,我挣扎着抬头,看见几位身着戎装的士兵围拢过来,他们手持长矛,铠甲上沾着泥浆,腰间别着木质的“蜀”字腰牌。

我这才发现我的衣服在雾蒙蒙的泸水边格外扎眼,与周围的营帐、战马、旌旗格格不入。

更显眼的是,我手边还滚落着时空数据仪,屏幕正亮着南征路线图,泸水的水文数据、周边的地形地貌清晰可见。

“军爷恕罪!晚辈青林,自远方而来,不慎迷失路径,误闯贵地……”我慌忙爬起身,脑子飞速核对历史坐标:此时诸葛亮刚七擒七纵收服孟获,正率大军班师回朝,却因泸水暴涨、“亡魂作祟”的传言受阻,而这正是“诸葛亮制馒头祭江”“造木牛流马运粮”的前夕。

人群分开,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男子缓步走出。

他约莫五十岁,面容清癯,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却目光锐利,手中握着一把羽扇,指尖沾着墨汁,腰间别着一卷竹简,目光落在我身上时,没有半分警惕,反倒带着对“异物”的探究:“你这衣物轻薄却能御湿寒,莫不是用了西域的秘法?还有你手边那发光的物件,是何种机关?”

这便是诸葛亮!比全息档案馆里的复原影像更具神采,眼神里满是对细节的考量,而非后世史料中“神机妙算”那般刻板的谋士形象。

我刚要解释,却见诸葛亮已弯腰拾起时空数据仪,指尖在光滑的屏幕上轻轻划过,误触了全息投影键。

一道青蓝色的光骤然亮起,空中瞬间浮现出泸水流域的立体模型——水流的速度、河床的深度、周边山峦的高度,连对岸的林间小道都标注得清清楚楚,其中“泸水渡口”的剖面图正展示着“水流冲击力”的计算数据。

周围的士兵们皆惊得后退半步,有人低声念叨“妖术”,唯有诸葛亮眼睛发亮,伸手去触碰空中的水流模型,指尖却径直穿过:“此乃泸水的全貌?竟能这般立体地显影?连水流的力道都能标注明白!”

“丞相明鉴!”我赶紧接过话头,“这是晚辈家乡记录地理水文的器具,能将河流、山峦的布局、数据都具象化。

晚辈方才见大军在岸边停滞,想来丞相正为渡河之事操劳?”

诸葛亮闻言,立刻拉着我的手腕往不远处的营帐走:“后生且随我来!我近日正为‘祭江’与‘运粮’犯难,你这器具或许能解我疑惑。”

跟着诸葛亮穿过喧闹的军营,我们来到中军大帐前。此刻帐外的空地上,几位工匠正围着一堆木料忙碌,地上铺着数张泛黄的麻纸,纸上用墨线勾勒着奇奇怪怪的机械草图——有的画着带轮子的木车,有的标注着弩箭的尺寸,最显眼的是一张“馒头”的制作图,纸上用朱笔圈出了“米面为皮、牛羊为馅”的标记。

墙角还放着几样工具:斧、锯、凿、刨,旁边的陶罐里插着几支狼毫笔,砚台里的墨汁还冒着热气,案几上摆着一笼刚蒸好的、形似人头的面食,香气弥漫在空气中。

“后生你看,”诸葛亮指着地上的木车草图,眉头微蹙,“我军此次南征,粮草运输全靠人力与马匹,泸水一带山路崎岖,粮草常常滞后。我想着造一种‘木牛’,不用牲畜牵引,便能自行行走,可工匠们都说这般机械难以平衡,你觉得如何?”

我看着眼前的草图,心中震撼不已——这正是“木牛流马”的设计雏形!后世史料记载,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能“载一岁粮,日行二十里”,解决了蜀地山路运粮的难题,而我手中的时空数据仪,恰好能为他展示机械结构的受力分析。

“丞相,晚辈的器具或许能为您展示木车的平衡原理。”我打开数据仪的“机械模拟”功能,将投影方向对准地面。空中立刻浮现出木牛的立体拆解模型——车架、车轮、连杆的衔接处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受力点:红色为压力区,蓝色为拉力区,还能动态演示木牛在山路上行走时的重心变化,清晰显示出“曲辕连杆”的设计能分散重量,让木牛在陡坡上也能保持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