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316章 流火机枢

第316章 流火机枢(1 / 2)

青林的靴底还沾着星舰维修舱的冷却剂,视野里却已被刺目的赭红色填满。

不是金属锈蚀的暗红,而是黏土与砂岩在烈日下烤出的灼热色泽,混着硫磺与炭火的呛人气息,像有团无形的火在肺叶里燃烧。

“又偏了。”他啧了声,抬手按向耳后的神经接口。

预想中该展开的全息星图并未浮现,只有一阵微弱的刺痛——时空跃迁时的能量冲击,让这身伪装成粗麻短打的纳米作战服彻底锁死了所有功能。

手腕上的时空锚点倒是还在运转,幽蓝的微光透过布料映出来,显示着当前坐标:东汉,南阳郡,宛城冶铁作坊区。

穿越成功,空气中突然掀起一阵热浪。

穿越者青林猛地侧身,躲开了飞溅的火星。

不远处的土窑里,几个赤膊的工匠正用木扇疯狂鼓风,黝黑的脊背被炉火烤得发亮,每一次推拉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,像拉着磨盘的老驴。

窑口喷出的火焰忽明忽暗,明明灭灭间,能看到里面通红的铁块正在缓慢变形。

“不行!风不够!”一个络腮胡工匠把木扇往地上一摔,粗瓷碗里的水被他仰头灌下大半,“再添两个人!这炉铁要是炼废了,这个月大家都喝西北风!”

青林皱眉。这种人力鼓风的效率低得惊人,火焰温度根本达不到精铁的熔点。

他在星际冶炼博物馆见过更原始的皮囊鼓风,也操作过等离子体电弧炉,但从未见过如此……笨拙的场面。

就在这时,作坊角落传来一阵不同的声响。不是木扇的吱呀声,也不是工匠的吆喝,而是某种硬物敲击石块的笃笃声,规律得像某种计时器。

青林循声走去。阴影里站着个清瘦的中年人,穿着洗得发白的皂色襕衫,袖口卷到肘部,露出的小臂上沾着泥点。他手里捏着块尖锐的燧石,正蹲在地上勾画着什么,地上铺着的莎草纸上,已经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线条,有些像齿轮,有些像曲杆,还有些缠绕的曲线,像是在描绘水流。

男人抬头时,青林注意到他的眼睛很亮,不是炉火映出的光,而是种近乎执拗的专注。“你是新来的帮工?”他的声音带着些沙哑,却很沉稳,“去把那边的竹篾筐递过来。”

青林没动。他认出了这人——虽然历史数据库里的画像总是模糊不清,但那专注的神情,还有地上草图里隐约可见的机械结构,都指向一个名字:杜诗。东汉着名的发明家,水排的创造者。

“我不是帮工。”青林蹲下身,目光落在莎草纸上,“你在画什么?”

杜诗的手指在草图上点了点,燧石划出的线条在阳光下泛着白痕:“想让水替人干活。”他指了指不远处挥汗如雨的鼓风工匠,“人会累,水不会。你看那白河,天旱时也没断过流,力气比十头犍牛还大。”

青林的心跳漏了一拍。他见过无数利用水力的装置,从殖民星的潮汐发电站到星际飞船的水循环系统,但从未想过,在两千年前的地球,有人会如此直白地提出这个构想。

“水怎么能鼓风?”青林故意问。他想知道,这个古代发明家的思路,是否与星际工程师的流体力学理论暗合。

杜诗从怀里掏出个陶制的小轮子,轮缘上插着几片竹片,像是个微型的水轮。“去年在河边看水磨,突然想通了。”他把陶轮放在地上,用手指拨动,竹片转动起来,“水流冲击轮子,轮子带动其他东西动。磨能磨面,为什么不能鼓风?”

他拿起燧石,在草图边缘画了个倾斜的轮子:“水从高处冲下来,带动这个转轮,转轮再通过这些木杆、绳索,拉动风箱。”他的手指沿着曲线移动,“关键是怎么把转动变成推拉,还要让力道均匀,不会把风箱扯散。”

青林看着那几笔勾勒出的曲柄连杆结构,瞳孔微微收缩。这已经接近最简单的机械能转换装置了。没有精密仪器,没有数学模型,仅凭观察和想象,就能触碰到机械原理的核心。

“这里不对。”青林伸手,用指尖在草图上点了点,“转轮直接带动连杆,速度太快,风箱来不及吸气。得加个缓冲的东西,像……像拉弓时的弓弦,能蓄点力。”他想起了星舰起落架的液压缓冲装置。

杜诗愣住了。他盯着青林指的位置看了半晌,突然拍了下大腿:“对!就是这样!上个月试过用直杆连接,风箱被拉得噼啪响,根本存不住气。你说的缓冲……是不是像舂米的踏碓那样,加个木楔子?”

“差不多。”青林点头。他没想到自己随口一提,竟能让杜诗联想到具体的器物。

接下来的几天,青林成了杜诗的“学徒”。他不参与具体的锻造,只在杜诗画图时递递工具,偶尔提出些“直觉性”的建议。他发现杜诗的观察力惊人:作坊里的辘轳井摇柄,河边汲水的桔槔,甚至是工匠们打铁时锤子落下的角度,都能被他转化为草图上的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