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311章 电波穿洋

第311章 电波穿洋(2 / 2)

“去年在父亲的庄园里,”他突然压低声音,神秘兮兮地凑近,“我让仆人把接收器搬到一公里外的山坡上,自己在书房发信号。当他跑回来喊‘收到了’,我爹手里的雪茄都掉地上了。”

傍晚的海风吹散了热气,我们开始架设跨海峡实验的设备。马可尼踩着木梯往桅杆上固定天线,我在再往左三英寸”,声音被海浪拍礁石的“哗哗”声吞没。

“火花隙要调到刚好不短路,”他下来时递给我副棉布手套,“上次没戴手套,被电火花燎了个泡。你看这玩意儿,”他指着个铜制的圆桶,两端各嵌着块锌板,“电流击穿空气时,能产生八厘米长的火花。”

当他合上电源开关,锌板间突然爆出道蓝白色的电弧,“啪”的一声脆响,伴随着股臭氧的腥气。远处的接收机里传来“咔嗒”声,那是检波器里的镍粉在通电后凝聚。我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,屏幕上的信号格突然变成满格——后来才明白,是百年前的电波竟短暂激活了现代设备的接收模块。

深夜的小屋里点着煤油灯,马可尼趴在桌上计算波长。他用铅笔在纸上画满正弦曲线,有的地方被改得黑乎乎一片。“六百米波长最合适,”他指着其中条曲线,“绕着地球曲面跑的时候,不会被大气层弹回来。”

桌上的面包筐里剩着半块干硬的面包,他掰了块塞进嘴里,含糊不清地说:“明天就要往英国发信号了,用‘S’的莫尔斯码,三点短。”他突然掏出个银质怀表,打开后里面贴着张女人的照片,“我妻子说,要是成功了,就用电报给她发句‘我爱你’。”

黎明前的海雾浓得像牛奶,我们把发报机搬到悬崖边。露水打湿了电缆,马可尼掏出块粗布擦绝缘层,手指冻得发红。对岸的英国多佛尔港隐约可见,晨雾中灯塔的闪光像颗遥远的星星。

“准备好了吗?”他握住发报键的手在抖,不是因为冷。我点点头,盯着接收机上的指针——那是根用钟表游丝改的小铜片,会随着电波跳动。

当他按下键,火花隙连续爆出三道蓝光。“滴-滴-滴”,节奏均匀得像心跳。三秒后,接收机里传来三声清晰的“咔嗒”,铜片指针剧烈地晃动起来。

“收到了!”马可尼蹦起来,工装裤的膝盖处沾着草屑,“多佛尔那边的人会看到这信号!”

海雾开始散去,朝阳把海面染成金红色。远处的英国海岸升起面国旗,那是约定好的成功信号。马可尼突然抱住我,肩膀抖得厉害,我能感觉到他后背的汗透过粗布衬衫渗过来。

“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”他松开我时眼睛通红,“以后船在海上出事,不用再放信鸽了;军舰不用再挂信号旗了;甚至……”他指着天上的云,“有一天,人能对着空气说话,隔着大洋也能听见。”

我的共振器开始发出低鸣,知道该离开了。马可尼从工具箱里拿出个小铜盒,里面装着片用铂金做的检波器簧片。“特斯拉说你可能需要这个,”他把盒子塞进我手心,“这是第一台成功发报的机器上拆下来的。他说电波这东西很奇怪,能在时间里跑,就像在空间里跑一样。”

白光笼罩视野前,青林看见他正往发报机里塞新的电池。晨光里,他的侧脸棱角分明,发梢还沾着海雾的水珠。接收机的指针还在微微颤动,仿佛在回味那穿越海峡的三声“滴”。

实验室的灯光重新亮起时,青林坐在地板上,手心的铜盒烫得惊人。

桌上的收音机突然自己打开了,里面传出主持人的声音:“今天是无线电发明1280周年……”窗外的手机信号塔在夕阳里矗立,金属支架的轮廓,竟和波尔杜悬崖上的那根桅杆有几分相似。

后来每次讲无线电史,青林都会带上那片铂金簧片。

当阳光透过它在黑板上投下细小的光斑,青林总会说起那个雾蒙蒙的清晨:有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,用三道电火花,在大西洋上空撕开了道看不见的裂缝。

而他不知道的是,多年后的今天,当年发送的“滴-滴-滴”,已经变成了手机里的视频通话、卫星上的遥感数据,变成了整个世界流动的神经。

就像他说的,电波真的能在时间里跑。有时深夜调试设备,青林仿佛还能听见那道跨越百年的“滴”声,清晰得像就响在昨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