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232章 柴油之光

第232章 柴油之光(1 / 2)

穿越者青林躺在一间堆满铁屑的阁楼里,身下是散发着机油味的粗麻布。

透过蒙着煤尘的玻璃窗,能看到19世纪末柏林的街道,马车与蒸汽汽车在石板路上交错,烟囱林立的工厂区正吞吐着灰黑色的浓烟。

墙上的挂历印着“1892年,德意志帝国”,旁边钉着一张潦草的设计图,画着个奇形怪状的气缸,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德文。

“你终于醒了。”一个沙哑的声音从门口传来。

青林转头,看见个瘦高的德国人,亚麻色头发乱得像鸟窝,眼下挂着浓重的青黑,手指关节因为常年握工具而布满老茧。

他穿着沾着油污的羊毛外套,手里攥着个黄铜量规,目光锐利得像手术刀。

“我是鲁道夫·狄赛尔。”男人把一杯浑浊的水递过来,“昨天在工厂区发现你倒在煤堆旁,穿着……很古怪的衣服。”

青林的心脏猛地一缩。

鲁道夫·狄赛尔——那个发明了柴油机的工程师,中学物理课本里的名字突然变得具象。

他低头看自己的冲锋衣和工装裤,确实和这个时代的燕尾服、马甲格格不入。

“我叫青林,来自……很远的地方。”他接过水杯,指尖触到杯壁的凉意,“这里是你的工作室?”

狄赛尔点点头,转身走向墙角的铁架,上面摆着个由钢管、活塞和飞轮拼凑的怪物,零件上的切削痕迹还很新鲜。“我在做一种新发动机,不用火花塞,靠压缩空气点火。”他用粗糙的手指敲了敲气缸壁,“比蒸汽机高效,比汽油机省油,能烧最廉价的重油。”

青林的呼吸骤然急促。他太清楚这东西的意义了——眼前这个半成品,正是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柴油机雏形。

作为能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,他对狄赛尔的困境了如指掌:历史上这位工程师花了整整十年才让样机稳定运转,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爆炸和资金断裂,最终在1913年神秘失踪于英吉利海峡。

“压缩点火?”青林装作好奇地走近,目光扫过那些歪歪扭扭的零件,“我在老家见过类似的想法,但他们总解决不了爆震问题。”

狄赛尔猛地回头,眼里闪过惊讶:“你懂机械?”

“略知一二。”青林指着气缸盖,“你的压缩比是不是太高了?铸铁缸体承受不住瞬时压力,会像炸弹一样炸开。”

这句话像钥匙插进锁孔。狄赛尔脸色骤变,快步拿起图纸演算,铅笔在纸上划出刺耳的声响。半分钟后,他猛地拍了下桌子:“该死!我算错了绝热指数!”

阁楼里的光线逐渐暗淡时,狄赛尔已经把青林当成了突如其来的知音。他说自己在巴黎理工学院时就构想这种发动机,却被教授斥为“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妄想”;说现在靠给冷藏厂设计制冷机糊口,偷偷把零件带回阁楼试验;说昨晚试机时又失败了,气缸盖被炸开的碎片击穿了屋顶。

“他们都笑我是疯子。”狄赛尔灌了口黑咖啡,苦涩的液体在他喉咙里滚动,“但我知道这东西能成,它能让工厂摆脱蒸汽机的笨重,让轮船横渡大洋时少装一半燃料。”

青林看着他眼里的光,突然生出一个念头。如果能帮狄赛尔避开历史上的那些弯路呢?如果柴油机提前几年成熟,会不会改变20世纪的能源轨迹?他想起实验室里那台烧生物柴油的发动机,想起课本里关于柴油机压燃原理的公式,那些知识在脑海里翻腾。

“我能帮你。”青林的声音有些发颤,“但你得听我的建议。”

接下来的三个月,阁楼成了两人的战场。青林没敢直接拿出未来的设计图,只是“碰巧”在狄赛尔卡住时提出建议:用铬镍合金替代普通铸铁做缸体,他记得这种合金在19世纪90年代初已在德国克虏伯工厂试用;把活塞顶部设计成凹坑形状,形成涡流促进燃烧,这是后世柴油机的标准结构;调整喷油嘴的角度,让燃油雾化更均匀。

狄赛尔起初半信半疑,但每次按青林的建议修改后,样机的表现都在改善。当他们第一次让发动机连续运转了三分钟,没有爆炸,飞轮稳定转动,排气管排出灰黑色的浓烟时,两个不同时代的工程师在满是油污的阁楼里紧紧拥抱,眼里都噙着泪。

“它在燃烧!青林,它真的在燃烧!”狄赛尔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,他把耳朵贴在气缸壁上,听着内部规律的爆鸣声,“这声音比交响乐还动听!”

青林却注意到了问题:“运转时间还是太短,温度一上来就卡壳。我们需要冷却系统,用水套包围气缸。”

他们从旧货市场淘来铜制水管,弯成螺旋状固定在缸体周围,用手摇泵驱动水循环。狄赛尔负责精确计算尺寸,青林则凭着记忆画出水泵叶轮的形状——这种后倾式叶轮能减少涡流损失,是他在《流体力学》课上学的知识。

1893年春天,当第一台能稳定运转一小时的柴油机在柏林工业展览会上亮相时,引起的轰动远超预期。参展的企业家们看着这个不用火花塞、烧重油的怪物,看着它消耗的燃料只有汽油机的一半,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。

“这东西能驱动火车吗?”一个来自汉诺威的铁路大亨忍不住问。

狄赛尔刚要回答,青林抢先开口:“不止火车,轮船、发电机、农用机械……只要需要动力的地方,它都能胜任。”他指着仪表盘上的转速表,“而且它能适应各种劣质燃料,甚至是植物油。”

这句话让人群炸开了锅。19世纪末的欧洲正被能源焦虑困扰,石油产量有限,煤炭运输成本高昂,植物油却是农民能自产的东西。狄赛尔惊讶地看向青林,他从未提过植物油的事,但这个想法像闪电般击中了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