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210章 汴京火扳机

第210章 汴京火扳机(2 / 2)

青林的终端突然破解了一段加密信号。屏幕上浮现出冯继升的《火器要术》手稿,其中\"突火枪\"的图纸旁,用朱砂写着三行小字:\"药室需呈圆锥,锥角五十四度;枪管螺旋纹左旋,螺距三寸;铅弹需经磁石磁化,南北极朝向与枪管一致。\"这组参数组成的弹道模型,与现代步枪的内弹道学公式惊人地吻合。

庆历四年的秋天,西夏使者到访汴京,冯继升奉命进行火器演示。当铁管发出的轰鸣声震落城楼上的瓦片时,青林注意到冯继升悄悄转动了枪管尾部的旋钮——终端显示,这个动作改变了陨铁粉末的分布密度,使弹丸的初速从每秒120米骤增至180米,正好击穿使者带来的铁甲样品。

\"此物能保大宋百年无虞。\"冯继升抚摸着发烫的枪管,眼底却掠过忧虑,\"但这石头的脾气难测,有时温顺,有时暴烈。上个月试验时,明明按方子配的药,却炸坏了三间工坊。\"他掀开墙角的石板,露出个深窖,窖里堆满了密封的陶罐,\"这些都是不稳定的药,得用磁石镇着。\"

青林的探测器显示,地窖四壁镶嵌着天然磁石,形成一个稳定的磁场。磁场中的火药样品,其反物质粒子的半衰期比外界延长了七倍。而每个陶罐的封口处,都贴着张用陨铁粉末绘制的符咒——实则是组复杂的电路图,能将磁场强度稳定在0.5特斯拉。

最让青林震惊的,是冯继升对未来的预见。他在给枢密院的奏折里写道:\"火器之道,在于'精'而非'猛'。他日或有更烈之药,更坚之管,然其理不变:聚能于一点,定向而发。\"奏折旁画着幅奇怪的图:一根没有枪管的铁管,前端悬浮着颗发光的弹丸,旁边标注着\"无管而击\"。

\"现在的铁管太笨了,\"冯继升指着图对青林说,\"总有一天,子弹能自己飞。\"他拿起两块陨铁碎屑相互靠近,碎屑之间的空气突然电离,形成道蓝色的电弧,\"你看这力,不用火药也能推东西。\"

皇佑元年的冬天,冯继升在一次试验中被炸伤。弥留之际,他将一块完整的陨铁交给青林:\"这石头来自天上,或许也该回天上。它教我们造火器,不是为了杀人,是为了让后人知道,力气能聚起来用。\"陨铁接触到终端的瞬间,探测器的屏幕突然亮起,显示出这颗陨石的来源——距离地球4.3光年的比邻星,一颗正在爆发的红矮星。

时空乱流再次将青林吞噬时,他最后看了眼火药局的方向。

暮色中,那间密室的窗口正透出蓝白色的光,像一颗埋在汴京地下的星星。冯继升的身影在光中渐渐透明,手中的铁管与陨铁融为一体,化作道贯穿古今的能量束。

再次睁眼时,青林躺在22世纪的军事博物馆里。展柜里陈列着北宋\"突火枪\"的复制品,旁边的电子屏上,现代电磁步枪的工作原理正在演示。

讲解员指着屏幕上的磁场模型说:\"这种利用磁场约束能量的技术,其核心思路与北宋火器匠人冯继升的设计惊人地相似,就像跨越千年的智慧共鸣。\"

他走到落地窗前,窗外的试验场上,电磁炮正在发射。青林握紧掌心的陨铁碎片,碎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

探测器的屏幕上,1044年的突火枪与22世纪的电磁步枪正在进行弹道对比,两条几乎重合的曲线,像一条跨越时空的弹道,连接着人类对能量运用的最初探索与终极想象。

终端的屏幕暗下去前,青林看见自己的研究报告上,自动浮现出一行字,笔迹酷似冯继升:\"火可焚城,亦能暖屋;器可杀人,亦能开山。关键不在器之利钝,而在握器之人的心思。\"

他知道,从那个硫磺味弥漫的汴京工坊开始,有些东西永远改变了。

无论是1044年冒着青烟的铁管,还是22世纪的电磁武器,火器的本质从来不是暴力的工具,而是人类对能量规律的理解与掌控。

就像冯继升说的,力气能聚起来用,而那份将分散的能量凝聚成文明推动力的智慧,才是真正值得传承的\"第一枪\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