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186章 云梦深处

第186章 云梦深处(2 / 2)

“前辈,”青林放下茶碗,郑重地躬身一揖,“晚辈愚钝,愿拜前辈为师,学习捭阖之术,还望前辈应允。”

鬼谷子看着他,目光深邃:“你可知,我之所学,能安邦定国,亦能倾覆天下。苏秦佩六国相印,张仪以连横破合纵,皆出我门下。你若学了,想做什么?”

青林毫不犹豫地答道:“晚辈不想安邦,也不想倾覆。晚辈只想明白,万物运行的根本,无论是前辈所说的‘道’,还是晚辈故乡的‘规律’,或许,它们本就是一回事。”

鬼谷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“好一个‘本就是一回事’。”他端起茶碗,饮了一口,“你身上的气息虽异,心却够静。想学,可以。但我有三个条件。”

“前辈请讲。”

“第一,”鬼谷子指了指青林的智能手环,“此物,暂且寄存在我这里。学我之术,当以心观物,而非依赖器物。”

青林没有犹豫,解下手环,双手奉上。手环离开手腕的瞬间,他忽然觉得周围的声音清晰了许多——风吹过树叶的层次,远处溪水的流动,甚至青石下虫豸的爬行,都仿佛在耳边展开了一幅立体的画卷。

“第二,”鬼谷子接过手环,随手放在石屋角落,“每日寅时起,随我观星。卯时练气,辰时研易,午时采药,未时辨器,申时论道,酉时静坐。不得懈怠。”

“晚辈记下了。”

“第三,”鬼谷子看着他,目光锐利了几分,“你所学之术,不得用于扰乱此世。若有违,我自会清理门户。”

“晚辈绝不敢违。”青林再次躬身。

鬼谷子点了点头:“从今日起,你便是我门下最后一个弟子。”他站起身,指着石屋旁的一间小偏房,“那里,便是你的住处。”

接下来的日子,青林开始了完全不同于实验室的生活。

寅时的云梦山,还浸在墨色里。鬼谷子会带着他来到山顶的一块平石上,教他辨认星斗。“北斗为帝车,运于中央,临制四乡。斗柄东指,天下皆春;斗柄南指,天下皆夏……”老者的声音在夜风中回荡,青林起初只觉得艰深,直到有一次,他按照鬼谷子教的方法,凝神注视北斗,忽然感觉那些遥远的星辰仿佛活了过来,它们的运行轨迹在他脑海中连成线条,竟与他记忆中时空模型的引力曲线隐隐相合。

卯时练气,鬼谷子教的不是什么玄妙的功夫,而是调整呼吸的法门。“鼻吸鼻呼,深细长匀。气沉丹田,意守玄关。”青林起初觉得这不过是深呼吸,直到他能在一呼一吸间,清晰地感受到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细微声响,才明白这“练气”的真谛——不是积蓄力量,而是感知自身,如同他曾用仪器探测粒子的运动。

辰时研易,鬼谷子会在青石上画卦,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。他不讲解辞句,只让青林看卦象的变化。“阴变阳,阳变阴,爻动则卦变,卦变则事异。”青林试着用数学模型分析卦象的排列,发现六十四卦的变化规律,竟与二进制的运算有着惊人的相似。

午时采药,鬼谷子教他辨认草木的性味。“此物名‘鬼针草’,可破血通经;那是‘茯苓’,能宁心安神。”他从不直接告知答案,而是让青林自己触摸叶片的纹理,嗅闻根茎的气味,甚至品尝微量的汁液。“万物有灵,你对它用心,它便会告诉你答案。”青林想起智能手环的识别功能,忽然明白,科技是工具,而人自身的感知,本就是最精密的仪器。

未时辨器,鬼谷子会拿出各种矿石、木材,让青林判断其用途。“此石坚硬,可制斧;此木柔韧,可做弓。”青林渐渐学会从矿石的光泽判断硬度,从木材的纹理感知韧性,这让他想起实验室里对材料的分析,只是少了显微镜与光谱仪,多了一份亲手触摸的温度。

申时论道,是青林最期待的时刻。鬼谷子会提出各种问题:“何为天?何为地?何为万物?”青林试着用现代物理的知识回答:“天是宇宙,地是行星,万物由原子构成。”鬼谷子不置可否,只是反问:“原子之外,又有何物?宇宙之始,又是何状?”

青林答不上来。他忽然意识到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人类对终极问题的追问,从未停止。

酉时静坐,青林会坐在石屋前,闭上眼睛,回想一天所学。他不再刻意用科学的框架去套鬼谷子的教诲,而是任由那些知识在脑海中自然交融。他发现,“捭阖”与“辩证法”,“阴阳”与“正负电荷”,“卦象”与“概率云”,看似风马牛不相及,却在某个根本的层面上,有着共通的逻辑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青林的实验服早已磨破,换上了鬼谷子给他的粗布麻衣。他的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古铜色,手掌布满了老茧,眼神却比在实验室时更加清亮。他不再想念那个充满电子屏幕的世界,因为他找到了更广阔的“实验室”——整个天地。

这天,鬼谷子拿出青林的智能手环,递还给了他:“你看。”

青林接过手环,发现屏幕竟然亮了,上面显示着一行清晰的文字:“时空涟漪稳定,回归坐标已锁定。”

他心中一震,抬头看向鬼谷子。

“你的时代,在召唤你了。”鬼谷子平静地说,“你在这里所学的,够了吗?”

青林握紧手环,忽然明白了什么。他躬身一拜,声音带着哽咽:“多谢师父。晚辈明白了。所谓‘道’,所谓‘规律’,本就是人用不同的语言,描述同一个世界。用仪器探测,用心感知,并无高下之分。”

鬼谷子笑了:“不错。万物同源,殊途同归。”他指了指远处的云海,“去吧。记住,无论在哪个时代,守心,方能观物。”

青林再次深深一拜,转身走向那片因时空涟漪而微微扭曲的空气。他回头望去,只见鬼谷子的身影站在青石上,衣袂飘飘,与云梦山的云雾融为一体,仿佛从未存在过,又仿佛无处不在。

粒子对撞机的蓝光再次闪过,青林猛地睁开眼,发现自己正躺在实验室的急救床上,同事们围在旁边,脸上满是焦急。

“青林!你醒了!”

“太好了,你已经昏迷三天了!”

青林坐起身,发现自己还穿着那件实验服,手腕上空空如也——智能手环不见了。他摸了摸口袋,却掏出了一片干枯的叶子,形状像是他在云梦山见过的“鬼针草”。

“坐标捕捉到了吗?”他问。

负责监测的同事兴奋地说:“捕捉到了!我们首次探测到了稳定的时空涟漪信号,模型与你之前的预测完全吻合!”

青林笑了。他知道,那不是预测,而是他亲眼见过的“星轨”。

后来,青林成了着名的物理学家,他的研究成果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时空的认知。但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云梦山的经历,只是在办公室的墙上,挂着一幅自己画的卦象,旁边写着四个字:守心观物。

有人问他,研究了一辈子时空,最想回到哪个时代。

青林总是笑着说:“每个时代,都是最好的时代。因为道在万物,万物在道。”

说这话时,他仿佛又听见了云梦山的风声,看见了那位老者在青石上画下的星图,在历史的长河里,在时空的褶皱中,永远闪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