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168章 草庐星图

第168章 草庐星图(2 / 2)

诸葛亮的书房里,铜制仪器的七根金属棍剧烈颤动,晶石发出刺眼的光芒。当刘备行过三跪九叩之礼,恳请诸葛亮出山时,仪器突然爆发出蓝光,在墙上投射出一幅巨大的星图——不是夜空的星辰,而是当时的天下格局:曹操占据的北方用红光标注,能量值最高;孙权的江东是蓝光,稳中有升;而刘备占据的新野,只是一点微弱的绿光,却与荆州、益州的光点有着丝线相连。

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。”诸葛亮的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,他伸手在星图上一划,红光区域立刻浮现出其麾下的兵力部署、谋士名单,甚至粮草运输路线,“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”

青林的神经接口疯狂报警:“检测到超纲信息数据库!包含未来事件预测模型,置信度92%!”

“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着于四海,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。”诸葛亮的指尖落在荆州与益州的光点上,绿光突然变得明亮,“若跨有荆、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,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;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,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?”

随着他的话语,星图上的绿光沿着两条路线延伸,最终在洛阳汇合,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。曹操的红光与孙权的蓝光在闭环中逐渐黯淡,而代表刘备的绿光则扩散至整个中原。

这哪里是“隆中对”,分明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战略推演!

刘备听得热泪盈眶,再次叩首:“先生之言,如拨云见日,备虽不才,愿先生相助!”

诸葛亮扶起刘备,目光却越过他,与窗外的青林对视。那一刻,青林仿佛看到星图上的光点都化作了真实的城池,听到了未来的金戈铁马。而诸葛亮眼中的光芒,既有对天下苍生的悲悯,也有对技术力量的敬畏。

当晚,诸葛亮在茅庐内设宴。酒过三巡,他屏退左右,对青林说:“兄台可知,那观星仪的核心,是一块天外陨石?”他从怀中取出一块核桃大小的黑色晶体,在烛火下泛着金属光泽,“石上有纹路,能映出未来之事,却也会消耗观者的精力。某观兄台身上的气息,与这陨石同源。”

青林接过晶体,神经接口瞬间识别出其成分——来自猎户座星云的超密碳晶体,内含完整的星系演化数据库。这根本不是自然形成的陨石,是外星探测器的核心部件!

“先生用它推演天下,不怕……改变未来?”

诸葛亮摇头,将晶体收回怀中:“未来如星轨,有常亦有变。观星仪所示,不过是大概率的走向,真正决定乾坤的,仍是人心向背。就像这晶体,能映出城池关隘,却测不出忠义仁勇。”他看向窗外的星空,“兄台来自的地方,是否也有这样的‘星轨’?”

青林想起2077年的量子计算机,那些预测模型与眼前的星图何其相似。“有。”他轻声道,“只是我们称它为‘算法’。”

“算法……”诸葛亮咀嚼着这个词,突然笑了,“甚好。天地运行,本就是最大的算法。某所求者,不过是在这算法中,为苍生多求一线生机。”

深夜,青林站在卧龙岗的山坡上,看着茅庐的灯火。诸葛亮正在整理行装,铜制仪器的蓝光透过窗纸,在夜空下划出淡淡的轨迹。他知道,这场改变三国走向的“隆中对”,实则是超文明技术与人类智慧的完美融合——晶体提供数据,而诸葛亮的战略眼光,则赋予了数据温度与灵魂。

“神经接口检测到时空锚点能量饱和,可启动回归程序。”机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晰。

青林最后望了一眼茅庐。他仿佛看到未来的赤壁江面,诸葛亮借东风的背后,是观星仪对气象数据的精准预测;看到空城计的城头,那把抚琴的琴弦,其实是能量传导的介质。这些被后世称为“神机妙算”的奇迹,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技术密码?

时空裂隙在身后张开时,青林的手中多了一片诸葛亮赠予的艾草叶。叶片上,用朱砂绘制的能量纹路在星空中微微发亮,像一个跨越千年的约定。

再次醒来,实验室的灯光惨白如昼。青林将艾草叶放入真空容器,旁边摆放着从长坂坡带回的银甲碎片、赤壁的烽火山灰,以及这次记录的星图数据。全息屏幕上,“隆中对”的战略模型正在运行,与历史的走向完美重合。

他突然明白,所谓的“科幻”与“历史”,从来不是割裂的两端。就像那块来自猎户座的晶体,它落在诸葛亮手中,没有变成征服世界的武器,而是化作了安邦定国的蓝图。真正的智慧,不是被技术驾驭,而是驾驭技术,让冰冷的数据服务于滚烫的理想。

窗外的星光落在屏幕上,与隆中对的星图交相辉映。

青林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临窗观星的青年,他的指尖划过地图,划出的不仅是三分天下的格局,更是人类在浩瀚宇宙中,用智慧与勇气写下的不朽算法。

而那间茅庐的灯火,早已化作文明长河里的一盏灯塔,指引着每个时代的探索者:技术终究是工具,唯有信念与理想,才能让星轨朝着光明延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