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150章 奥林匹斯

第150章 奥林匹斯(2 / 2)

球形建筑的屏幕突然全部切换画面,显示出月球背面的景象:无数黑色的金属造物正在组装,中心是一个不断吞噬光线的球体——那就是暗物质炸弹,周围环绕着提坦的战舰,战舰表面的纹路与地球的古老岩石壁画如出一辙。

“所以你们必须结合?”青林的声音发颤。

“能量耦合是唯一的办法。”宙斯的手掌按在全息地球模型上,模型上立刻亮起一道贯穿南北极的金色线条,“这是地球的能量主脉,我的雷霆之力负责激发,赫拉的生命之泉负责引导,两者结合能形成覆盖整个星球的能量护盾,偏转暗物质炸弹的引力波。”

他抬起头,蓝白色的瞳孔中映出屏幕上的月球:“但耦合的成功率只有37%。失败的话,我们会和冥河一起湮灭。”

仪式在第三天的正午举行。

青林站在环形控制台的边缘,看着宙斯与赫拉站在中央的能量平台上。平台下方,是直通地核的能量通道,隐约能看到橙红色的冥河在深处翻滚。周围的“众神”都已就位,他们的战甲全部展开,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环,将平台包围在中央。

随着宙斯权杖的落下,第一道金色闪电劈入平台,赫拉的双手抬起,银白色的能量流从她掌心涌出,与金色闪电缠绕在一起。两种能量接触的瞬间,爆发出刺眼的白光,青林的视网膜上被灼烧出残影,那残影竟是一组复杂的方程式——与他研究的时空跃迁理论核心公式完全一致。

“能量耦合率15%……30%……”控制台的电子音机械地报数。

就在耦合率达到35%时,球形建筑突然剧烈震动。屏幕上,月球背面的暗物质炸弹已经启动,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,形成一个个微型黑洞。提坦的战舰群突破了外围防御,正向地球飞来,舰首的能量炮已经充能完毕,发出不祥的暗红色光芒。

“提坦的先锋队进入近地轨道了!”战神阿瑞斯的吼声响起,他的能量护盾正在闪烁,显然已经交火。

能量平台上,宙斯与赫拉的能量流开始不稳定,金色与银白色的光芒不断碰撞,发出刺耳的爆鸣。赫拉的脸色苍白,紫色眼眸中闪过痛苦的光芒,她脖颈后的印记正在发烫,冒出缕缕白烟。

“生命之泉能量不足!”她的声音带着喘息。

青林突然想起自己胸口的符号——赫拉说这是用冥河的核心物质铸造的。

他撕开亚麻长袍,露出那个金线符号,此刻它正随着能量平台的震动微微发烫。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成型:如果这是能量接口,或许能……

他冲向能量平台,无视周围“众神”的惊呼,在宙斯惊愕的目光中,将手掌按在赫拉脖颈后的印记上。

接触的瞬间,青林感觉一股灼热的能量顺着手臂涌入体内,个人终端残留的碎片突然亮起,与胸口的符号产生共振。

他的眼前闪过无数画面:播种者文明的星舰在宇宙中播种的场景,第一代守护者与地球原始生命的接触,提坦与宙斯的分裂……这些画面最终汇聚成一组数据,自动输入控制台的主程序。

“检测到第三方能量源……匹配成功……”电子音突然变得急促,“耦合率41%……58%……76%……”

平台上,金色与银白色的能量流突然稳定下来,形成一道螺旋状的光柱,直冲球形建筑顶端,穿透云层,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护盾。护盾表面流淌着蓝金相间的纹路,那是青林胸口符号的放大版。

屏幕上,提坦的能量炮击中护盾,却像投入大海的石子,激起涟漪后便消失无踪。月球背面的暗物质炸弹仍在试图启动,但周围的空间扭曲正在被护盾的能量场中和,那些微型黑洞一个个湮灭,发出无声的闪光。

“耦合完成。”电子音平静地宣告,“终极防御系统启动,冥河状态稳定。”

青林感觉体内的能量正在流失,眼前开始发黑。他最后看到的,是宙斯与赫拉的能量流彻底融合,形成一个双螺旋结构的能量核心,嵌入全息地球模型的中心。他们的战甲自动覆盖身体,头盔下的目光同时看向青林,带着复杂的情绪。

“你输入的是什么数据?”宙斯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。

青林想回答,却发不出声音。他最后的意识停留在个人终端碎片显示的画面上:那是地球未来的星图,人类的探测器已经飞出太阳系,在某个行星的岩石上,刻着一个熟悉的符号——展开的翅膀托着三道交叉的闪电。

再次醒来时,青林躺在粒子对撞机的控制室里,应急灯在头顶闪烁。同事们围在他身边,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,他却只听到自己胸腔里的心跳声,沉稳而有力。

“你刚才突然晕倒,终端显示你脑电波异常。”一个同事递过水杯,“对撞机的磁场参数突然紊乱,出现了一组奇怪的能量峰值,像极了……”

“像极了双恒星系统的耦合信号?”青林接过水杯,指尖触到杯壁的瞬间,突然看到自己的手背上,有一个淡金色的印记正在消退——那是展开的翅膀托着三道交叉的闪电。

后来,青林在整理对撞机异常数据时,发现了一段被自动记录的加密信息。破译后,是一组坐标和一段文字。坐标指向希腊半岛的一座山脉,而文字是用古希腊文写的,翻译成现代语言是:

“协议生效。播种计划第37号实验场,观测等级提升为‘守护’。——宙斯&赫拉”

他还发现,那组导致他穿越的高能粒子轨迹,与奥林匹斯山能量平台上的双螺旋能量流,在数学模型上完全吻合。

某个深夜,青林站在天文台的望远镜前,看着月球背面的阴影。他知道,那里或许真的有过暗物质炸弹的残骸,有过提坦文明的战舰,只是时间早已将它们磨成了尘埃。

而在希腊的那座山脉深处,或许还藏着球形建筑的入口,藏着环形控制台上闪烁的屏幕,藏着那个蓝色的全息地球模型——模型中心,双螺旋的能量核心仍在静静旋转,像一个永恒的承诺。

青林的个人终端突然收到一条来自深空探测器的信号,信号源是距离地球37光年的一颗恒星。信号里没有复杂的信息,只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符号:

展开的翅膀托着三道交叉的闪电。

他笑了笑,关掉终端,转身走向实验室。或许人类真的是宇宙的播种者,或许神话里的众神只是外星的守护者,但这些都不重要了。重要的是,那个关于“结合”与“守护”的协议,跨越了时间与空间,在不同的文明里,以不同的形式,一直生效着。

就像宙斯的雷霆与赫拉的生命之泉,最终在地球的核心,拧成了一股无法分割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