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103章 龟甲与星图

第103章 龟甲与星图(2 / 2)

青林这才明白,飞船坠毁时散落的不仅是能源核心,还有导航系统的星图模块。那块坠入洛水的\"发光石头\",正是星际导航的核心部件,被伏羲偶然拾得,成为了他解读星象的\"神器\"。

\"星图...是记录星星位置的图。\"青林调出简化的银河星图投影,隐去了星际坐标,只展示了北斗七星的运行轨迹,\"这些星星的位置会变,但它们的运动有规律,就像...就像部落里的人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\"

伏羲盯着投影看了很久,突然用木杖在地上画出一道横线,又画了一道竖线,交叉成\"十\"字。\"天有阴阳,地有柔刚,十字分开,便有了四方。\"他又在四个角各画一道斜线,\"再添四笔,就是八方。八方各有星守,各主一事:东方管生,西方管杀,南方管热,北方管冷...\"

青林的呼吸骤然停滞。他看着伏羲在地上画出的图形,赫然是后世八卦的雏形——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,八个符号精准对应着八个方位的恒星区域。更可怕的是,每个符号的角度、线条粗细,都与他飞船星图中八个象限的能量分布完全吻合。一个七千年前的先民,仅凭一块外星导航模块和肉眼观察,竟推导出了宇宙的空间结构模型。

接下来的日子,青林见证了伏羲创造的更多奇迹。他教族人结网捕鱼,渔网的绳结排列遵循着特定的数学规律,捕鱼效率比传统的鱼叉提高了十倍;他发明了最早的\"历\",在石板上刻下日月运行的周期,精准预测出昼夜长短的变化;他甚至能通过观察鸟兽的行为,预判天气的变化——后来青林才发现,那些鸟兽对星图模块释放的微波信号异常敏感,伏羲不过是读懂了它们的\"预警\"。

\"你看这张网。\"伏羲坐在河边,手里编织着渔网,\"绳要三股拧成,结要隔三寸一个。三是天、地、人,三股才能牢;三寸是星移的步,隔三寸才能困住鱼。\"他将渔网扔进河里,不多时就拉起一串活蹦乱跳的鱼,\"万物都有'节',就像星星不会乱走,鱼不会乱游,抓住'节',事就成了。\"

青林的扫描显示,渔网的结构蕴含着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,绳结的间距恰好是鱼群游动的安全距离,这种基于生物行为学的设计,即使在星际渔业中也属于先进理念。而伏羲仅凭\"跟着星象的步子走\",就完成了精准的计算。

最让青林震撼的,是伏羲对\"数\"的理解。他在石板上刻下\"一\"到\"十\"的符号,告诉族人\"一\"是起点,\"十\"是轮回;他用石子摆出三角形,说\"三三得九\"是天地之数;他甚至发现,月圆之夜的潮水高度,与月缺时的差距总是\"六\"——这与现代潮汐学计算的月球引力系数惊人地接近。

\"数不是凭空来的。\"伏羲指着星空,\"北斗有七颗星,太阳走一年要经过十二个月,人有两只手十个指。数在天上,在地上,在人身上,只是等着被人看见。\"

半年后,青林的飞船终于修复了导航系统,但他却迟迟不愿启动跃迁程序。他站在伏羲的石阵前,看着这位人文始祖正教孩子们辨认星象。夕阳下,伏羲的身影被拉得很长,木杖上的星图模块已经黯淡了许多,而他额间的朱砂符号,却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。

\"要走了?\"伏羲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,手里拿着一块新刻的甲骨,甲上的纹路是完整的八卦图,\"这块'天信'送你。上面的纹路,是星星教我的最后一课,意思是'变'——天地万物都在变,但变里有不变的规矩。\"

青林接过甲骨,触感温润。他突然注意到,伏羲的头发比初见时白了大半,手指关节因为常年刻划甲骨而变形。星图模块的辐射正在缓慢侵蚀他的生命,就像有人用自己的血肉,为后世铺就了通往星空的路。

\"您的族人会记得您的。\"青林的声音有些哽咽,\"记得您画的符号,记得您说的规矩。\"

伏羲笑了,笑声里带着风的味道:\"记不记得我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他们会看着星星想,为什么星星会动?为什么潮水会涨?想得多了,就会比我走得远。\"他指向天空,\"你看那颗北极星,现在在那里,一千年后会偏一点,但总会有人发现的。\"

飞船升空时,青林最后看了一眼陈地。部落的石阵在夜色中发出微光,像大地睁开的眼睛,而伏羲站在阵中央,正用木杖指着北极星,向族人说着什么。传感器显示,星图模块的能量正在向石阵转移,那些刻着八卦的石板,将在未来的岁月里,持续记录着星象的变迁。

回到未来后,青林在河南贾湖遗址的考古报告中,看到了熟悉的龟甲纹路——它们被称为\"贾湖刻符\",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;而在濮阳西水坡遗址,出土了用蚌壳摆成的龙虎星图,其布局与伏羲石阵的星象排列完全一致。最让他热泪盈眶的是,一块距今七千年前的陶片上,刻着简化的八卦符号,旁边竟有一个微小的螺旋纹,与他飞船导航模块的标记如出一辙。

在星际考古学年鉴上,青林写下了这样一段话:\"所谓文明的起点,不是工具的发明,不是文字的出现,而是有人第一次抬起头,问'星星为什么会动'。七千年前,有位叫伏羲的先民,用一块外星星图和满手的伤痕,为人类点亮了第一盏望向宇宙的灯。\"

年鉴的扉页,印着那块甲骨的照片。甲上的八卦纹路在灯光下流转,像一串跨越时空的密码,在历史的长河里,等待着被不断解读,不断续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