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,手环的警报声急促起来:前方五十米处有大量生命体,正在快速移动。青林立刻熄灭光源,示意妇人和少年屏住呼吸。黑暗中传来秦兵的呼喝声和猎犬的狂吠声,他们正在用火把照明,沿着暗河搜索。
“将军,这里有脚印!”一个秦兵喊道。青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,他摸到一块松动的岩石,准备在被发现时拼死一搏。
“不用追了。”白起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,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平静,“把洞口封死,用烟熏。”
秦兵们立刻忙碌起来,石块撞击的声音从洞口传来。青林知道他们想把洞里的人活活闷死或熏死,这比直接砍杀更省力,也更残忍。他看向暗河深处,水面在黑暗中泛着微光,似乎通向未知的远方。
“跟我来!”青林背起婴儿,让少年扶着妇人,沿着暗河往深处走。水流越来越急,水温也越来越低,没过多久就淹到了胸口。少年突然脚下一滑,差点被冲走,青林伸手抓住他,却感觉一股暗流袭来,三人顿时被卷进了漩涡。
当青林挣扎着浮出水面时,发现自己躺在一片沙滩上。妇人和少年躺在不远处,婴儿还在襁褓里熟睡,似乎没受到惊吓。手环显示他们已经到了丹河下游,远离了秦军的搜索范围,但能量储备只剩下12%,最多只能进行一次短距离时空跃迁。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了马蹄声。青林抬头一看,只见白起带着十几个亲卫站在河岸上,正冷冷地看着他们。他的青铜剑在阳光下闪着寒光,显然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。
“你不是这个时代的人。”白起突然开口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,“你的衣服,你的装备,都不是赵国人的样式。”
青林握紧了拳头,准备启动手环的紧急防御系统。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战胜这些身经百战的秦兵,只能拖延时间,让妇人和少年趁机逃跑。
时空裂隙中的抉择
白起并没有下令攻击,只是静静地看着青林。“我见过很多赵国人,”他缓缓说道,“有像赵括那样的蠢货,有像廉颇那样的老顽固,却从没见过你这样的人。”他的目光扫过青林的手环,“那是什么东西?能发出微光的宝玉?”
青林没有回答,只是把妇人和少年护在身后。婴儿似乎被惊醒了,开始哇哇大哭。妇人慌忙捂住孩子的嘴,眼神里充满了恐惧。
“杀了他们。”白起突然说道,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。他的亲卫立刻拔刀上前,马蹄扬起的尘土落在青林脸上。
青林按下了手环的紧急按钮,淡蓝色的能量护盾瞬间展开,将妇人和少年笼罩其中。秦兵的刀砍在护盾上,发出刺耳的金属撞击声,却无法穿透这层来自未来的能量屏障。
“这是什么巫术?”白起的眼中终于露出了惊讶的神色,他催马上前,举起青铜剑刺向护盾。剑尖与护盾接触的瞬间,发出了耀眼的白光,强大的能量冲击让白起的战马人立而起,将他甩落在地。
趁此机会,青林拽着妇人和少年冲进了河边的芦苇丛。手环的能量储备正在快速下降,护盾的光芒越来越暗淡。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启动时空跃迁,否则所有人都会死在这里。
“启动跃迁程序!”青林对着手环喊道,视网膜上立刻出现了时空坐标的选择界面。他选择了公元前257年——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的那一年,这是他能计算出的最安全的时间点。
“目标锁定,能量注入中……”手环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。芦苇丛外传来了白起的怒吼声,秦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。
能量护盾终于崩溃了,秦兵的刀砍在了青林的背上,剧痛让他眼前发黑。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妇人和少年推进了正在展开的时空裂隙,自己却被赶来的白起一剑刺穿了肩膀。
“你到底是谁?”白起的剑还插在青林的肩膀上,眼神里充满了探究。
青林看着时空裂隙逐渐关闭,妇人和少年的身影消失在白光中,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。“一个……来自未来的看客。”他说完这句话,启动了手环的最后一道程序——自毁式能量爆发。
强烈的白光吞噬了整个河岸,白起和他的亲卫被冲击波掀飞出去。青林的身体在白光中逐渐变得透明,最后看了一眼这片被鲜血浸透的土地,意识彻底沉入了黑暗。
历史的印记
当青林在2097年的军事博物馆醒来时,发现自己躺在修复室的地板上。
那柄长平之战的青铜剑掉在脚边,剑身上的血迹已经变成了暗红色的锈迹。手腕上的时空锚已经恢复了正常,只是表盘上多了一道裂纹,像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。
他的肩膀还在隐隐作痛,那里的伤疤形状很奇特,像是被青铜剑刺穿的痕迹。医生说这是罕见的皮肤色素沉着,青林却知道,那是白起的剑留下的印记,是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刻痕。
手环的全息投影自动展开,显示着跃迁日志:成功解救3人,时空坐标锁定在公元前257年春,赵国边境的代郡。妇人和少年被当地的赵国遗民收留,婴儿长大后成为了一名铁匠,他打造的农具上,总是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——那是青林手环的标志。
军事博物馆的讲解员正在给参观的学生们介绍长平之战。“……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,虽然手段残忍,却加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,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,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。”
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突然举手:“老师,那些被坑杀的人,不也是一条条生命吗?难道为了统一,就可以随便杀人吗?”
讲解员愣住了,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。青林站在人群后面,看着那个小男孩,突然想起了长平之战中的那个少年。或许,历史的进步并不仅仅是疆域的统一,更是人性的觉醒——即使这种觉醒需要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。
他走到那柄青铜剑前,轻轻抚摸着剑身上的锈迹。手环突然发出了微弱的震动,投射出一段模糊的影像:白起跪在杜邮的驿站里,捧着秦昭襄王赐死的剑,眼神里没有恐惧,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。他的嘴唇动了动,似乎在说什么,但青林听不清。
也许,白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也会想起长平的黄土下,那些未曾瞑目的亡魂。也许,历史的残忍之处,就在于它既无法被忘记,也无法被改变,只能作为一道永恒的伤疤,提醒着后人:战争带来的只有毁灭,而生命,永远值得被珍惜。
青林转身离开了博物馆,阳光洒在他的肩膀上,那里的伤疤似乎不再疼痛。他知道,自己只是一个来自未来的看客,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,但至少,他救下了三条生命,在那片血色的土地上,留下了一丝来自未来的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