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网游竞技 > 未来星空记 > 第80章 羑里城的二进制星辰

第80章 羑里城的二进制星辰(2 / 2)

在解读“山泽损”卦时,姬昌让青林观察地牢外的山坡与沼泽。“山高则泽浅,泽满则山矮,”他捡起一块石子扔进积水,“损有余而补不足,这是天道。”解码器将这句话转化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白话版:能量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,直至平衡。

姬昌最常演算的是“坎离”两卦。坎为水,离为火,他发现这两卦的变爻次数与羑里城的旱涝频率高度相关。“离卦多则旱,坎卦多则涝,”他在地牢墙上刻着的记录,其实是最早的气候预测模型,“连续三次得‘离中虚’,就要提前储水。”

青林的解码器将这些记录与现代气象数据对比,准确率高达78%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姬昌还发现了“卦象组合”的预测功能:“水火既济”加“地天泰”出现时,必有丰年;“火水未济”加“天地否”出现时,需防饥荒——这是公元前11世纪的大数据分析,用概率叠加预测复杂系统。

当商军在城外操练时,姬昌迅速排出“师卦”。“六爻皆阴,独九二阳爻,”他低声说,“这是暗藏主帅之象,敌军虽众,指挥不一。”解码器扫描显示,这一卦的结构与商军的编制完全对应:上卦“坤”代表十万大军,下卦“坎”代表险象环生,九二阳爻则指出敌军主帅的位置缺陷。

“卦象不是宿命,是趋势,”姬昌擦掉卦象,“就像看到乌云知道要下雨,却不能确定何时下、下多大。演算的目的,是知势而后顺势。”他的指尖在地上划出一道曲线,从乾卦到坤卦再到乾卦,“这是‘循环’,万物皆如此,王朝也不例外。”

全息影像里,这条曲线突然化作商朝的兴衰周期。青林终于明白,姬昌在羑里城推演《周易》,不仅是为了占卜吉凶,更是为了从自然规律中提炼出社会运行的法则——用卦象的“变”,应对世事的“变”,这种动态适应的智慧,比任何具体的预测都更有价值。

出狱前的时空启示

商纣王二十五年的冬至,姬昌收到西岐送来的密信,知道自己即将获释。他连夜将六十四卦的精要刻在八片龟甲上,每片龟甲对应八卦,甲缝处用朱砂画着微型卦象——这是《周易》最早的“加密版”,只有用特定角度的光线才能看清全貌。

“这是给后世的钥匙,”姬昌将龟甲递给青林,“三千年后若有人能解此卦,便知我非卜者,是观物者。”解码器扫描显示,龟甲的裂纹走向暗合元素周期表的排列,而朱砂的成分比例则对应着不同元素的原子序数——这是用自然物质编码的科学密码。

在最后一次演算中,姬昌选择了“乾卦”。当六根阳爻在月光下泛着银光时,他突然对青林说:“你来自的世界,是否也有‘天行健’的道理?”解码器的全息影像里,瞬间闪过从蒸汽机到航天器的画面,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印证着“自强不息”的乾卦精神。

“《周易》的核心不在‘占’,在‘易’,”姬昌的声音在空荡的地牢里回荡,“变易、简易、不易。变的是现象,简的是规律,不变的是变本身。”他用蓍草摆出一个动态卦象,随着呼吸的节奏,阳爻与阴爻不断转换,“就像你身上的奇物(指解码器),看似复杂,核心不过是‘通’——与天地相通,与时序相通,与万物相通。”

青林的解码器突然接收到一段来自未来的信息:2217年,科学家根据《周易》的二进制原理,成功研发出量子纠缠态加密系统,其安全性基于卦象的无限变易可能。而系统的核心算法,与姬昌在羑里城记录的“变爻概率表”有着91%的相似度。

离别的清晨,姬昌将那五十根蓍草赠给青林。“草有枯荣,数有终始,”他的目光穿透地牢的高墙,望向西岐的方向,“记住,真正的智慧不是预知未来,是理解现在与未来的联系,就像卦象与事物的联系——看似偶然,实则必然。”

跨越三千年的共振

回到23世纪的实验室,青林将那八片龟甲放在量子扫描仪下。当激光穿过甲缝的朱砂卦象时,整个实验室突然亮起,六十四卦的全息影像在空间中旋转,与现代物理学的弦理论模型逐渐重合——乾卦对应能量弦的振动,坤卦对应物质的凝聚,而变爻则是弦的跃迁。

解码器的最终报告显示:姬昌在羑里城创造的不仅是一部占卜之书,更是一套完整的宇宙认知体系。他用蓍草模拟量子叠加,用卦象表示概率分布,用变爻描述动态系统,用“阴阳”解释对称性破缺——这些超前的思维,比西方近代科学早了三千年。

青林打开电脑,将《周易》的卦象编码输入量子计算机。屏幕上瞬间生成了模拟宇宙演化的模型,从奇点大爆炸到星系形成,每个关键节点都对应着特定的卦象。他突然理解了姬昌为何说“我非卜者,是观物者”——这位三千年前的智者,用最朴素的方式,触摸到了宇宙的本质规律。

窗外的星光与羑里城的月光在时空中交汇,青林看着屏幕上旋转的卦象,仿佛看到姬昌在囚室里排列蓍草的身影。那些看似简单的“—”与“--”,其实是打开宇宙奥秘的二进制钥匙,而人类的文明史,不过是不断解读这把钥匙的过程。

三千年的时光,在这一刻失去了距离。就像乾卦的六爻,从“潜龙”到“飞龙”,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始终在螺旋上升,而姬昌在羑里城点燃的那盏智慧之灯,永远照耀着这条探索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