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林望向头顶的蛾眉月,它的位置似乎又近了一些,月面的阴影在缓慢移动。“你们一直在监视地球?”
“我们观察所有有生命的星球。”光点组成了一个类似眼睛的图案,“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年轻的生命摇篮,你们的文明发展速度远超我们的预期。但你们也在摧毁自己的家园——大气污染、核辐射、资源枯竭……”
青林沉默了。他想起地球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,想起新闻里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。那些在训练手册上看到的数字,此刻在火星的红色荒原上,突然有了沉甸甸的重量。
“那你们为什么不干预?”
“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轨迹。”光点散开,重新组成螺旋状,“三亿年前,我们也曾经历过你们现在的阶段。过度开发导致了全球性的沙尘暴,海洋干涸,大气层消失……最终,我们选择将意识注入这些晶体,放弃了肉体,才得以延续至今。”
青林走到圆形平台边缘,看到平台下方有复杂的纹路,像是某种电路,又像是某种星图。他突然意识到,这座建筑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装置。
“那现在的磁暴……”
“是警告。”声音变得低沉,“太阳系的能量平衡正在被打破。地球的温室效应已经影响到了整个内太阳系的引力场,这次磁暴只是开始。如果你们继续下去,火星的命运,终将是地球的未来。”
青林的目光再次投向那轮蛾眉月,它的光芒与火星的红色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道奇异的光晕。他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看到的星空,那时的月亮清澈明亮,星星像钻石一样撒在黑色的天鹅绒上。而现在,那样的星空在地球上已经越来越少见了。
“我们该怎么做?”
“答案在你们自己手中。”光点逐渐暗淡下去,水晶柱里的蓝色液体流动速度也慢了下来,“我们能做的,只是将你送回去。带着这里的记忆,告诉你们的同胞,宇宙中没有永恒的家园,唯有珍惜,才能延续。”
青林感到宇航服开始轻微地震动,脚下的平台发出嗡鸣。他看到那些水晶柱开始发光,光芒汇聚成一道光柱,直冲天际。天空中的蛾眉月似乎也在回应,银辉变得越来越亮。
“能量场正在重新校准。”那个声音在他脑海里最后一次响起,“当红白两色的光芒完全重叠时,磁暴的裂隙会暂时打开,那是你返回地球的唯一机会。记住,红月之下的奇迹,从来都不是偶然。”
光柱越来越亮,青林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托起。他低头看向脚下的红色沙地,那些三趾蹄印正在被风沙掩埋,水晶森林的光芒在视野中逐渐模糊。最后一刻,他看到那轮蛾眉月与火星的地平线重叠,红与白的光芒融合成一片温暖的光晕,仿佛宇宙的眼睛,静静地注视着他。
失重感再次袭来,比上次更加猛烈。青林闭上眼睛,脑海里闪过火星的红色沙丘、水晶森林里的蓝光、还有那个古老而平静的声音。
“警告……珍惜……”
不知过了多久,他听到了熟悉的警报声。
“青林!青林!收到请回答!”
青林猛地睁开眼,发现自己躺在酒泉基地的医疗舱里,窗外是熟悉的蓝色天空,一轮蛾眉月正挂在傍晚的天幕上,安静而遥远。
“我回来了?”他喃喃自语,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,没有头盔,没有宇航服,只有医院消毒水的味道。
“你小子命真大!”舱门打开,队长王鹏冲了进来,眼眶通红,“磁暴导致模拟舱短路,你昏迷了三天三夜,差点就……”
青林坐起身,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心,那里似乎还残留着火星沙砾的触感。他打开床头的平板电脑,新闻推送里全是关于三天前磁暴的报道,提到了全球多地的通讯中断,却没有任何关于火星的消息。
“队长,”青林抓住王鹏的手臂,声音因激动而颤抖,“我们必须重新评估火星探测计划,还有……地球的环境问题,必须立刻重视起来!”
王鹏愣了一下,随即叹了口气:“我知道你受了惊吓,但这些都是早就确定的……”
“不,你不明白!”青林指着窗外的蛾眉月,“那里有答案,火星上有答案!我们不能再等了!”
王鹏看着他认真的眼神,突然沉默了。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,递到青林面前。那是三天前磁暴发生时,卫星拍摄到的太阳系影像——火星与月球的轨道出现了异常的重叠,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下,红与白的星球紧紧相依,像一颗正在燃烧的双色宝石。
“这张照片刚解密。”王鹏的声音有些沙哑,“专家组到现在都无法解释这种现象。青林,你昏迷的时候,一直在喊‘红月’和‘珍惜’,到底发生了什么?”
青林看着照片,眼眶突然湿润了。他知道,自己不是在做梦。那片红色的荒原,那些会说话的光点,还有红月之下的奇迹,都是真实存在的。
他深吸一口气,开始讲述自己在火星上的经历。窗外,蛾眉月的光芒透过玻璃洒进来,落在他的脸上,与远处城市的灯光交织在一起,仿佛在无声地见证着这个故事的开始。
或许,奇迹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。有时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,在红与白的光芒交织处,等待着被倾听,被铭记,被传递。而青林知道,从踏上火星的那一刻起,他的生命就已经与这颗红色星球,与那轮清冷的月亮,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。这不是结束,而是一个新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