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联合体的反扑(1 / 2)

海城的天空难得放晴,阳光透过震海集团顶层办公室的玻璃幕墙,洒下大片温暖的光斑。但室内的气氛,却与窗外的明媚截然相反,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。

陈远站在办公桌后,手里捏着一份刚刚送到的、措辞严厉的官方文件。纸张挺括,上面盖着某个国际海洋管理机构的鲜红印章。文件内容直指震海集团在北冰洋的勘探活动“涉嫌违反极地环境保护公约”、“可能对脆弱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破坏”,要求立即暂停一切相关作业,接受国际调查组的全面审查,并威胁可能实施制裁。

这仅仅是一摞类似文件中最上面的一份。过去一周,像这样的警告、质询、调查通知,从各种或明或暗的国际渠道,雪片般飞来。环保、航运安全、科研伦理……各种帽子扣下来,一套组合拳打得又准又狠。

苏晚晴坐在对面的沙发上,面前摊开着好几份打开的电子文件夹,屏幕上是全球各大财经和行业媒体的新闻页面。上面充斥着各种对震海集团不利的报道:

“震海集团极地冒险引发国际社会担忧!”

“独家:深挖震海北极项目背后的环境风险!”

“业内人士质疑震海技术能力,恐酿成大祸!”

文章引用的所谓“专家”和“业内人士”,背景模糊,但观点出奇一致——唱衰震海,夸大风险。明显是有组织的舆论攻势。

“欧洲议会刚刚通过了一项非约束性动议,呼吁对‘在极地地区进行高风险商业活动’的公司进行更严格的监管。虽然没有点名,但矛头明显指向我们。”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,她揉了揉眉心,“几家一直合作不错的欧洲零部件供应商,也突然以‘不可抗力’或‘产能不足’为由,通知我们要延迟交付关键订单。”

陈远将那份文件扔回桌上,发出沉闷的响声。他走到窗前,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,眼神冰冷。

“政治施压,舆论抹黑,供应链卡脖子……真是一点新意都没有。”他的语气带着嘲讽,但紧绷的下颌线暴露了他内心的怒火,“看来‘联合体’里那些老牌家族,开始动用他们最擅长的盘外招了。”

这些手段虽然老套,却极其有效。它们不直接动刀动枪,却能像沼泽一样困住你,让你寸步难行,最终在孤立和质疑中缓慢失血。一旦国际制裁真的落地,震海的全球业务都将受到严重影响。

“更麻烦的是,”秦毅的声音从门口传来,他刚结束一个外部通话,脸色冷峻,“我们安保部监测到,最近针对集团内部网络的试探性攻击频率增加了三倍,手法更隐蔽,源头更难追踪。而且……”

他顿了顿,看向陈远和苏晚晴:“负责‘星火’项目(那个老华侨材料)外围分析工作的张博士,昨天在从实验室回家的路上,差点被一辆失控的货车撞到。司机酒驾,看起来是意外,但时间点太巧了。我们的人暗中调查,发现那司机账户前几天有一笔来源不明的小额汇款。”

苏晚晴的脸色瞬间白了:“他们……他们开始对人下手了?”

“不仅仅是张博士。”秦毅补充道,“艾文博士的实验室助理,上周他的个人电脑被黑,虽然没丢失核心数据,但对方显然在搜寻他的日程表和通讯录。还有,我们通过伊莎贝拉渠道秘密聘请的那位德国能源专家,在国内的家人最近接到过几个奇怪的‘问卷调查’电话,旁敲侧击地打听他的工作情况。”

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,无形的网正在收紧。不仅是从外部限制你,还要从内部瓦解你,甚至威胁你核心人员的安全!

陈远转过身,目光扫过苏晚晴和秦毅,脸上看不到丝毫慌乱,只有一种被激怒后的冷静:“他们越是着急,越是证明我们拿回来的东西戳到了他们的痛处。能量核心,还有它背后代表的未来,让他们害怕了。”

他走到办公桌前,手指敲了敲那摞厚厚的文件:“晚晴,这些官样文章,交给法务部和公关部去处理。他们擅长这个。该反驳的反驳,该澄清的澄清,该走程序就走程序,拖住他们。同时,启动备用供应商名单,哪怕成本高一点,速度慢一点,也不能让核心研究停下来。”

“明白。”苏晚晴立刻点头,开始记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