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晚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。她首先点开了【实验对象档案】。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编号,每个编号点开,都包含着详细的个人背景、基因图谱、实验过程记录、生理数据变化,以及……最终状态。她随机点开几个标注着【已净化】的档案,看到的“处理原因”包括“基因排异失控”、“神经链接崩溃产生攻击性”、“认知偏离阈值超出安全范围”,而“处理方式”一栏,大多是冷冰冰的“生命维持系统终止”、“执行深度隔离协议(永久)”。文字背后,是数百条被轻易抹去的生命。
她感到一阵恶心,强忍着继续查看。在【活跃】名单里,她看到了顾影的编号,状态标注为“基石载体,融合测试候选者”,访问权限极高,大部分详细数据被二次加密。她尝试用刚刚获得的权限访问,系统提示需要“理事会半数以上成员或项目最高负责人(L.d.L)授权”。李理事牢牢掌控着最关键的部分。
她退出来,点开【融合测试协议】。里面详细描述了将经过编辑的基因序列与“基石载体”进行深度整合,试图“优化”或“修复”特定基因缺陷,甚至提及了“意识备份与转移”的远期目标。风险评估里坦承了高概率的排异反应、神经功能损伤和“载体意识被覆盖或融合”的可能性。这根本不是什么治疗,这是一场用活人进行的、成功率极低的疯狂赌博!而顾影,就是这场赌博的核心筹码。
苏晚关闭了这个令人窒息的文件夹,点开了【理事会决议及资金流向】。里面清晰地记录了“磐石基因”以及数个隐藏在离岸公司背后的资本,如何为“普罗米修斯”输血。一些决议直接涉及如何规避伦理审查,如何利用法律灰色地带,以及如何“处理”掉那些“带来麻烦”的内部质疑者和外部调查者。李理事的签名和电子印章随处可见。
最后,她点开了【清道夫行动日志】。里面的记录让她脊背发凉。不仅仅有对她和顾言的追捕指令,还有更多她不知道的、针对记者、学者、甚至是一些试图调查亲人神秘失踪的家属的“封口”行动。手段包括恐吓、制造意外、栽赃陷害,甚至直接“人间蒸发”。这是一个运作成熟、冷酷无情的清除机器。
数据量庞大得令人绝望。这里面任何一小部分泄露出去,都足以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,将“磐石基因”和李理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。但如何安全地将其公之于众?直接发给媒体?她无法保证接收者的安全,也无法保证数据不被拦截和销毁。交给警方?她不确定警方的内部是否已经被渗透。李理事的能力显然已经超出了商业范畴。
她需要盟友,需要渠道,需要确保这些数据能像病毒一样,同时在无数个安全的地方爆发,让对方无法扑灭。她想起了顾言留下的那个双肩包,里面似乎有一些他收集的、关于其他可能对“普罗米修斯”构成威胁的个人或组织的信息。也许,可以从那里找到突破口。
就在她准备仔细研究那些信息时,电脑右下角一个极其隐蔽的、属于她自己设置的警报程序,突然闪烁起微弱的红光。这个程序监控着她几个用于伪装的虚拟身份和备用邮箱。红光闪烁,意味着其中一个伪装身份触发了某种安全警报——可能是登录异常,也可能是被某种系统标记。
她立刻点开警报详情。触发警报的是一个她很久以前注册、几乎不用的学术论坛账号。记录显示,就在十分钟前,有人从海外某个Ip地址,尝试用极高的权限直接访问了这个账号的底层注册信息!虽然访问被论坛本身的安全机制阻止了,但这种级别的探测,绝非普通黑客所为。
是“清道夫”?他们已经追查到她的网络痕迹了?速度太快了!还是……是顾言之前提到过的、对“普罗米修斯”感兴趣的其他势力?她无法判断这是危险,还是另一种形式的“关注”。但无论如何,这都意味着她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。
她立刻关闭电脑,将其再次用防水布包好。必须离开这里。林地也不再安全。她需要找到一个有稳定电源和相对安全网络连接的地方,才能继续下一步。她想起了城市里那些由志愿者运营、注重隐私保护的“数字游民”共享空间,或者某些管理宽松的青年旅社的公共电脑区。那些地方人员流动大,监控相对薄弱,或许能暂时藏身。
她看了一眼顾言给的那个黑色手机(她只带了SI卡,手机主体已销毁),犹豫了一下,还是没有开机。她不能确定这个号码是否也已被监控。现在,她只能依靠自己,和怀里这份沉重无比的数据。
雨势渐小,但夜色依旧浓重。苏晚站起身,拍了拍湿透冰冷的衣服,将电脑紧紧抱在胸前,再次迈开脚步,向着下游更远处、那片闪烁着零星灯火、象征着混乱却也蕴含着一丝生机的城市边缘区域走去。微光在前,而沉重的黑暗与未知,依旧如影随形。她手中的数据是武器,也是枷锁,引领着她走向无法回头的深渊,或者……黎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