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其二,这可能来自‘弦外’。”
“弦外?”年轻的星语者们一阵悸动。这个词汇源自他们对林弦天尊最初理论的解读,代表着宇宙之外的无垠未知。
“不必惊慌,”先知稳定着众人的情绪,“无论是哪一种,深入研究它,都可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宇宙的构成。继续尝试解析,但……启动‘静默屏障’,将所有研究产生的灵能波动限制在圣殿内部。在我们完全理解它之前,不宜让这未知的信号与我们主要的灵能网络产生更深层次的交互。”
这是“星语者”文明第一次在面对宇宙奥秘时,采取了保守和隔离的策略。一种基于灵能直觉的、对潜在危险的本能警惕,开始萌芽。
然而,他们并不知道,那个信号的源头,那个破损的哨兵,其广播行为并非单向。当“星语者”的灵能尝试更深层次地“触摸”和解析它时,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与技术体系产生了极其细微的、非设计的交互。
哨兵单元那古老的、基于“观察者网络”底层协议的接收模块,虽然破损,却依然被动地记录着这种来自“新世”内部的、高能级的灵能接触尝试。
这些记录,被它忠实地、杂乱地添加进了它正在不断广播的状态报告之中。
于是,那原本就充满错误代码的信号流里,又混入了一丝丝属于“星语者”文明的灵能特征印记。
……
虚空中,正朝着信标迁徙的“清道夫”,接收到了信号内容的微小更新。
它在原本的“废弃单元”标识之外,捕捉到了新的、极其微弱的数据附件——一种活跃的、高能级的、与信号源本身技术体系迥异的能量交互记录。
【分析更新】:目标单元正与未知本地高能单位进行非标准交互。
【风险判定】:交互行为可能导致信息污染或技术泄露,提升清理优先级。
【指令微调】:加速进程。预计接触时间……修正……提前。
“清道夫”那简陋的导航系统发出细微的、仿佛齿轮卡顿般的能量波动。它那缓慢的速度,似乎提升了微不足道的一丝。
它那空洞的“存在”中,并没有“好奇”或“警惕”的概念,只有基于其核心指令的、对“清理目标污染度可能提升”的简单反应。
……
“监视协议”依旧在无声地记录着“新世”的一切。它扫描到了“星语者”文明对边缘异常信号的深入研究行为,也记录了他们启动“静默屏障”的举措。
【观察单位‘星语者’】:行为模式更新。对未知信号采取研究并隔离策略。符合‘理性探索’与‘风险规避’指标,评价微幅上调。
【异常信号‘边缘-001’】:信号持续,内容更新,混杂入本地高能单位(星语者)交互数据。信号特征复杂度提升,潜在干扰性增强。风险等级由‘极低’调整为‘低’。持续观察。
协议的判断依旧冰冷而“客观”。它看到了变化,但这一切仍在它所能处理的、由内部变量引发的演化框架之内。它并未将这些细碎的事件,与虚空中那个正被一个古老“清道夫”锁定的、逐渐清晰的威胁联系起来。
它就像一个站在海边的人,记录着每一朵浪花的高度、形态和消散的时间,却对远洋深处正在酝酿、并朝着海岸线缓缓移动的风暴,一无所知。
风暴的速度很慢。
但它的轨迹,已经确定。
而在“新世”宇宙的边缘,那破损的哨兵,依旧在不知疲倦地广播着。它的信号,如今混杂着自身的错误、星语者的灵能印记,如同一个更加复杂、更加诱人的饵料,漂浮在寂静的黑暗深空之中。
等待着……猎手的抵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