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树他媳妇给他生了一个大儿子,队里大多数的人都会替杨树高兴。这个从小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也当爹了,老婆孩子热炕头,啥都有了。
队上的人,都是看着杨树长大的,现在他有儿子了,都为他高兴。
你三五个鸡蛋,她一碗小米的,不管多少,都表达了一份心意,一份祝福。
杨树高兴的接受,认真的记着,记住这一份份的善意。
现在,清妍家前后两家都生了孩子,红姐和朵朵都在坐月子。
闫朵朵她娘待了十来天就回去了,马上麦收了,她家里还有一堆事情呢,也没法请假不去上工。
不过,有张主任照应着,高大军现在对做家务也是得心应手,倒也不忙碌,家里家外处理的井井有条。
至于高家,高大军已经把自己当成孤儿了。
杨树就没那么轻松了,他一个人照顾媳妇和孩子,有点手忙脚乱。
尤其刚出生没几天的孩子,软绵绵的,他有点不太敢抱,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,弄断了孩子的小胳膊小腿。
而且,红姐的奶水也没有闫朵朵好,孩子吃不太饱。
钟大夫给开了一些催奶的药,大伙还给了一些偏方。
猪蹄子黄豆汤,鲫鱼汤,猪油蒸鹅蛋……
余庆林帮着去公社的国营饭店换了好几次猪蹄子了。
清妍每天都会去杨家看看,红姐除了奶水不太够,其他的还算可以。因为从小照顾弟弟妹妹,红姐对照顾孩子的得心应手,一点不慌乱。
“清妍,你不用天天过来,你还要忙着去医疗点,家里事情也不少,最重要的是,你肚子也大了,也要注意身体。”
喂饱儿子,红姐松了一口气。
不知道是不是这两天喝汤有了效果,奶水多了一些。
“没事,我会注意的。
不过,红姐,马上要麦收了,杨哥要上工,你自己一个人也不行啊?”
“我和杨树商量了,隔壁的婶子今年被分去看场院了,她时间比较宽裕,能帮着做两顿饭。
一个月,我们付两块钱。”
知道红姐她们有安排,清妍也就放心了。
麦收开始,她的事情也多,真的顾不上红姐了。
“那就好,我没事也会过来看看。一个月的月子,你要做足了,千万不要着急上火。
利用这个机会,把身体调养好,这是一辈子的大事。”
“我知道,我不会逞强的。
清妍,我现在没有娘家,后立无援,要是再没个好身体,那不就完了吗?”
红姐现在想的开,杨树有养家的能力,她必须爱惜自己的身体,身体好才是根本。
久病床前还无孝子呢,何况是夫妻呢!身体不好了,就会成为拖累。短时间可能还行,时间长了,什么都会变的。
“你这样想就对了,身体是一,其他的都是零。一没了,有再多的零都是徒劳。”
“清妍,你这说法真新奇!”
清妍笑笑,没说什么。
“红姐,孩子睡着了,你也睡一会,我先回去了。”
“嗯,不用惦记我,真有事,我也不会和你客气。”
清妍挥挥手,回家了。
她知道,那种孤立无援的感受。
人是群居动物,没有几个人能真的做到真正的释然,对什么都无所谓。
在特定的环境下,还是渴望有人关心,有人听自己说会话的。
清妍没去医疗点,直接回家了,该做中午饭了。
“媳妇,我回来了。”
清妍刚把窝头放进锅里,余庆林背着背筐进来了。
“你从山上下来的?”
“嗯,刚才去了老猎人的房子那边,明天开始麦收了,我把鸡笼子绑到树上了,放了粮食。
麦收期间,早上没时间去山上倒腾它们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