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 > 第57章 边关互市,新的财路!

第57章 边关互市,新的财路!(1 / 2)

太后为女子学堂撑腰的事刚过了半月,楚小小正带着学员们整理新到的医书,楚景渊突然骑着马奔到了学堂门口,马鞍上还挂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。

“有好事。”他勒住马,脸上带着少见的兴奋,把布包往楚小小手里一塞,“你自己看。”

布包里是几张边关送来的商讯,上面写着:北狄部落最近松了关卡,允许汉商去边关互市,还特意提到,想换些中原的草药、布匹和算学册子——说是部落里的女子常闹病痛,账册也总算不清,首领很是头疼。

“互市?”楚小小眼睛一亮。她前阵子听张屠户说过,北狄人擅长养马、鞣制皮革,而中原的草药、丝绸在那边很抢手,只是以前关卡严,交易总不顺畅。

“可不是嘛。”楚景渊跳下马,拿起一张商讯指着,“北狄首领特意说了,要跟‘懂行的女子’做生意。他们部落里女子地位不低,觉得女人谈买卖更实在。”他看向楚小小,眼底带着笑意,“你说,这是不是为你们学堂量身定做的机会?”

楚小小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。学堂里的学员们早就不是只会认药、算账的新手了:张嫂子最会看布料成色,李婶认草药的本事连太医院都夸过,李清婉心细,算起账来分毫不差,还有几个从绣坊来的姑娘,绣的纹样比宫里的还好——这些不都是北狄想要的?

“可我们没做过买卖啊。”有学员小声嘀咕,眼里既期待又紧张。

“没做过可以学。”楚小小把商讯往桌上一拍,“北狄缺草药,咱们就带最好的药材去;他们算不清账,咱们就编本简易的算学册子,再派几个姑娘去教他们;他们喜欢好看的布料,就让绣坊的姐妹们多带些新花样——这不仅能赚钱,还能让他们知道,咱们女子做买卖,一点不比男人差。”

这话一出,学堂里顿时炸开了锅。张嫂子摩拳擦掌:“我跟我家那口子学过辨布料,保证挑的都是耐穿又好看的!”李婶也点头:“我去后山采的草药,药效足,北狄人肯定喜欢。”

楚景渊看着这热闹的场面,悄悄拉了拉楚小小的袖子:“太后听说了这事,让内务府给你们拨了辆马车,还派了两个懂北狄话的宫女。”他从怀里掏出块腰牌,“凭着这个,过边关不用交税。”

楚小小接过腰牌,上面刻着个“令”字,沉甸甸的。她突然想起刚办学堂时,周大人骂她们“败坏风气”,再看看现在——太后支持,朝廷给便利,连北狄都点名要跟她们做生意,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。

“不过有件事得注意。”楚景渊的神色严肃了些,“北狄有几个小部落不太安分,可能会趁机刁难。我已经跟边关守将打过招呼,会派人暗中护着你们,但你们自己也要小心,尤其是交易的时候,别轻易相信陌生人。”

“我知道。”楚小小点头,转身对学员们道,“咱们分个工:张嫂子带绣坊的姐妹挑布料、绣品;李婶和懂草药的姐妹准备药材,顺便编本简单的草药图谱;清婉带着算账好的姐妹准备算学册子,再算算成本和定价;剩下的人跟我学几句北狄常用语,比如‘这个多少钱’‘质量好’之类的。”

大家立刻行动起来。绣坊的姑娘们翻出了最新的花样,有缠枝莲的,有映山红的,还有学着北狄图腾改的纹样;李婶带着人去后山采药,边采边教大家认药性,还在纸上画下来,标注着“治风寒”“止血”等用途;李清婉趴在桌上,拿着算盘噼啪响,嘴里念叨着“一匹布换三张羊皮,十斤草药换两斤奶干……”

楚景渊站在门口看着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他原本只是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商机,没想到楚小小能把事情安排得这么妥当——这些曾经只围着灶台转的女子,眼里现在都闪着光,那是对未来的期待,比任何珠宝都亮。

出发前一天,太后又让人送来了东西:一箱防风寒的药膏,几匹结实的棉布,还有封信,说北狄首领的夫人也是个厉害角色,要是见了面,跟她好好聊聊草药和刺绣,说不定能成好朋友。

“太后娘娘想得真周到。”楚小小把信收好,心里暖暖的。

第二天一早,装满了布料、草药、算学册子的马车出发了。楚景渊骑着马跟在旁边,送了一程又一程。快到边关时,他勒住马,递给楚小小一把匕首:“这是北狄那边常用的款式,防身用。有事就放信号弹,我跟守将说好了,会第一时间来接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