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章 砥柱难为(2 / 2)

阎承翰则呵呵一笑,语气更加直接些:“太师是陛下股肱之臣,陛下对太师的信重,那是没得说。只是嘛……这朝堂上下,人多口杂,总有些不开眼的,喜欢搬弄是非。太师若能稍敛锋芒,让陛下少些烦忧,岂不是两全其美?”

三人你一言我一语,或委婉暗示,或引经据典,或直白劝解,核心意思只有一个:杨太师,你权势太重,已引起陛下不安和朝臣非议,该急流勇退了。

杨延昭静静听着,面色如常,手中酒杯稳如磐石。待三人说完,他才缓缓放下酒杯,目光扫过三人,声音沉稳而清晰:

“三位天使金玉良言,延昭……受教了。”

他先是一礼,姿态放得极低,随即话锋一转:

“然,延昭有一事不明,还望三位天使解惑。”

“太师请讲。”阎承翰笑道。

杨延昭站起身,走到厅堂一侧悬挂的北疆巨幅舆图前,手指划过那漫长的边境线,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力量:

“延昭自问,执掌北疆以来,未曾有一日敢忘陛下隆恩,未曾有一刻敢懈怠边备!这图上每一处戍堡,都浸透着我边军将士的汗水与鲜血;这防线之后的万千黎民,皆赖此得以安居乐业。”

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关键隘口:“辽主新立,其志难测;李元昊新败,其心不死!此二者,皆虎狼也,时刻觊觎我大宋山河!延昭若在此刻,为一己之安危,为一‘持盈保泰’之虚名,便交出兵权,卸去职责……”

他猛地转过身,目光灼灼,逼视着三位来使,声音陡然提高,带着一种悲怆与决绝:

“试问!若他日辽骑南下,夏寇东来,谁可挡之?!这北疆万里防线,交由何人,三位天使可敢担保无恙?!这身后亿万百姓之身家性命,又该由谁来负责?!”

一连三问,如同惊雷,炸响在宴会厅内!阎承翰脸上的笑容僵住了,晁迥捻须的手指停在了半空,连那老相公浑浊的眼中也闪过一丝震动。

杨延昭并未要求他们回答,他深吸一口气,语气转为低沉,却更加撼人心魄:

“非是延昭贪恋权位,实乃职责所在,不敢轻离!陛下若觉延昭有罪,一纸诏书,延昭即刻自缚入京,绝无怨言!然,在此之间,只要延昭还站在这里一日,便绝不容异族铁蹄,踏过我大宋疆土半步!”

“此心,可昭日月!此志,天地共鉴!”

言罢,他拱手深深一揖。

厅内一片死寂。三位来自汴梁的天使,面面相觑,竟一时无言。他们准备了一肚子的大道理,却没想到杨延昭根本不接招,反而将“忠勇卫国”这面大旗牢牢握在手中,将“边关安危”这个最现实、最沉重的问题,直接抛回了给他们,抛回了给汴梁!

砥柱难为!他不是不想退,而是不能退,不敢退!这北疆的安危,早已与他杨延昭的个人命运,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。

这场精心安排的宴会,最终在不尴不尬的气氛中结束。三位天使铩羽而归,他们未能完成“劝退”的使命,反而亲身感受到了杨延昭那不容置疑的意志与北疆那沉甸甸的分量。

消息传回汴梁,福宁殿内的赵恒,会是何等反应?是龙颜大怒,还是……无可奈何?

鼎之轻重,已非言语可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