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怀敏果然中计,以为李元昊主力畏惧,率军贸然轻进,脱离了坚城依托,深入至好水川地区。
等待他的,是李元昊精心布置的陷阱!
西夏军利用熟悉的地形,以轻骑不断袭扰,引诱葛怀敏部进入一处狭窄的川道。当宋军队伍拉长,首尾不能相顾之时,埋伏在两侧山塬上的西夏主力骤然杀出!箭矢如同飞蝗般落下,西夏铁骑则从川道两端发起猛烈冲锋!
宋军猝不及防,顿时大乱!葛怀敏虽奋力指挥抵抗,但阵型已散,兵无战心,在西夏军内外夹击之下,死伤惨重,四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!葛怀敏本人亦在乱军之中战死!
好水川之战,宋军遭遇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大败!
消息传出,举国震惊!汴梁朝堂之上,刚刚因“掠火骑”小胜而升起的一点喜悦,瞬间被这噩耗冲得无影无踪,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恐慌与愤怒!官家赵恒惊怒交加,连下严旨,申饬西线诸将,同时,不得不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北方。
而此刻,唯一在西线战场上取得胜利,并且保存了完整建制的,便只剩下杨延训统领的那五千“掠火骑”了!
定州城内,杨延昭接到葛怀敏兵败身死、全军覆没的噩耗,亦是震惊不已,但随即,他便意识到,这是一个极其危险,却也蕴含着巨大机遇的时刻!
西线宋军主力溃散,李元昊兵锋正盛,关中震动!朝廷无人可用!能挽狂澜于既倒的,似乎只剩下他杨延昭了!
他立刻再次上表,这一次,他的措辞更加急切,也更加自信。他在奏章中详细分析了葛怀敏败亡的原因,指出了对西夏作战的关键,并再次“恳请”陛下,授予他全权节制西线诸路兵马之权,统一号令,重整防线,以抵御李元昊可能的乘胜进攻!
与此同时,他命令杨延训,率领“掠火骑”避开李元昊主力兵锋,向西与石普的鄜延路兵马靠拢,并伺机收拢葛怀敏部的溃兵,稳定局势。
“掠火骑”的存在,以及杨延昭冷静而迅速的应对,成为了混乱西线中唯一稳定的基石。许多溃散的宋军士卒,听闻北疆杨太师的部队还在,纷纷向其靠拢。石普等西军将领,此刻也更倾向于听从杨延昭的指令。
杨延昭,这颗闪耀在北疆的将星,其光芒在此刻西线的至暗时刻,显得愈发璀璨夺目。他的威望、他的能力、他麾下军队的战斗力,都成为了支撑大宋西线不至于彻底崩溃的关键。
朝廷,还有选择吗?
将星耀野,力挽狂澜。杨延昭能否借此良机,真正执掌西线帅印,整合力量,反击李元昊?而经此大败,惊魂未定的汴梁朝廷,又将如何抉择?此战的局势,因好水川的惨败而急转直下,也因杨延昭的挺身而出,而充满了新的悬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