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章 风暴酝酿(2 / 2)

“不过,”杨延昭话锋一转,“如何遵旨,却大有文章可做。名单上的人,可以走。但他们空出来的位置,必须由我们信得过、有能力的人接任!至于朝廷派来的那些‘协理’……”

他嘴角泛起一丝冷意:“来了,便是北疆的兵,自然要遵守北疆的规矩。安排他们去该去的地方,比如……新兵营担任教头,或者去后方屯田点负责治安,让他们好好‘历练’一下边塞的艰苦。想插手核心军务?门都没有!”

杨延光眼睛一亮:“明升暗降,虚位安置!妙!既全了朝廷颜面,又不损我军实力!”

“不仅如此,”杨延昭目光深远,“这也是一个机会。正好借此,将一些在之前战斗中表现出色、但资历尚浅的年轻将领提拔上来,补充到关键岗位。要让将士们看到,在我北疆,只要有能力、有战功,就不愁没有晋升之路,不必完全依赖汴梁的任命!”

他这是要借此机会,进一步完成北疆军队内部的新陈代谢和忠诚整合,将朝廷的“掺沙子”行为,反过来变成巩固自身体系的机会。

“那西线夏寇之事?”杨延光又问。

“李元昊这是在试探,也是在报复白豹川之仇。”杨延昭走到西线地图前,“他学乖了,不再寻求正面决战,而是想用这种零敲碎打的方式,消耗我们,动摇蕃部人心。”

他思考片刻,下令道:“传令石普、李士彬,改变被动应对的策略。遴选西军及归附蕃部中的精锐,组建数支快速反应部队,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!夏寇来袭,则坚决反击,追剿到底!同时,主动派出小股部队,潜入夏境,袭击其粮道、哨所,捕杀其游骑。要让李元昊知道,挑衅的代价,他承受不起!”

“另外,”杨延昭补充道,“以我的名义,行文西北诸路,严令各地守臣,加强对边境蕃部的抚慰与控制,赏罚分明,绝不可让李元昊有离间拉拢的机会。必要时,可请王贵的‘锐士营’派人协助,清除西夏暗探。”

杨延光一一记下,心中叹服。六郎此举,既展现了强硬姿态,遏制了西夏的气焰,又将战火控制在边境小规模冲突的层面,避免了大动干戈,消耗国力。

处理完这两桩急务,杨延昭负手立于窗前,望着庭院中萌发的新绿。西夏的骚扰,汴梁的算计,都如同这春日里不时刮起的风沙,无法阻挡万物生长的势头。

他深知,真正的挑战,永远在于如何在这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中,保持定力,发展实力。北疆就像一堆干柴,而来自各方的压力,无论是军事上的还是政治上的,都可能成为点燃这堆干柴的火星。

他现在的所作所为,就是在控制这堆干柴的燃烧。既要让它有足够的温度和能量抵御外敌,又要防止它被恶意的火星引燃,焚及自身,或者……在时机成熟时,由自己亲手点燃,形成燎原之势,照亮整个大宋的天空。

“星火已现,能否燎原,就看我们如何掌控这风与火了。”杨延昭喃喃自语,眼神中闪烁着如同星辰般坚定而深邃的光芒。

暗涌与惊雷,在此暂告一段落。北疆在杨延昭的统领下,顶住了外部的军事压力,化解了内部的信任危机,并开始以更加强势和独立的姿态,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。然而,权力的博弈从未停止,边关的烽烟也远未散尽。杨延昭与汴梁的矛盾,与辽夏的敌对,都将在未来的岁月里,以更加激烈和复杂的形式继续上演。真正的风暴,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