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 擂鼓聚将(2 / 2)

军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汴梁。然而,与以往不同,这一次西夏军的攻势极其诡异。他们不再执着于攻城,而是以精锐骑兵为主,利用其高机动性,绕过坚固城寨,深入宋境,大肆烧杀抢掠,破坏屯田,切断粮道,其兵锋甚至一度威胁到延州侧后!

这种流寇式的打法,让习惯于依托城寨防御的陕西宋军极为不适,疲于奔命,顾此失彼。保安军及其周边州县,狼烟四起,损失惨重。

消息传到定州,杨延昭看着西线的急报,脸上并无意外之色,只有一片冰寒。

“果然来了……东西呼应,还真是迫不及待。”他冷哼一声。李德明选择在这个时机动手,绝不仅仅是巧合。

“太尉,西线再次告急,朝廷会不会又要求我们……”杨延光面露忧色。北疆自身压力巨大,若再分兵西援,风险极高。

杨延昭沉默片刻,缓缓摇头:“不会了。经登州之事,朝廷,或者说官家,不会再让我轻易离开北疆。而且……”

他顿了顿,声音低沉下去:“西线的战法变了。李元昊此举,意在骚扰和牵制,并非真要攻城略地。他是在试探,也是在等待。”

“等待什么?”

“等待北疆……生变。”杨延昭的目光再次投向舆图上辽国南京的方向,“若我所料不差,耶律隆庆,很快也会有动作了。”

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测,数日后,边境急报接连传来!

辽国南京留守耶律隆庆,以“狩猎”为名,调动南京道精锐兵马五万,陈兵于拒马河北岸,其前锋游骑甚至数次尝试泅渡,与宋军哨探发生激烈冲突!与此同时,原本沉寂的云州(今大同)方向的辽军也有所异动,似乎有南下策应南京的迹象!

北疆上空,战云密布!压抑了数月的平静,被彻底打破!

东西两线,同时告急!而汴梁朝堂,却因皇城司的连续大案和“青萍”密信引发的猜忌而暗流汹涌,决策效率大受影响。

杨延昭站在宣抚使司的阁楼上,望着北方阴沉的天色,仿佛能听到拒马河对岸辽军战马的嘶鸣和兵甲的铿锵之声。

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
这一次,不再是单一方向、单一形式的威胁。而是来自西、北两个方向的军事压力,与朝堂内部深不见底的政治漩涡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张巨大的、令人窒息的网。

“青萍之末,风起于微澜……”他低声吟诵着密信上的那句话,眼神却逐渐变得坚定而锐利。

风已起,那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吧!

他深吸一口气,转身,对肃立身后的杨延光及一众幕僚将领,沉声下令:

“传令全军!辽人既来,那便战!”

“擂鼓!聚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