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章 风雨欲来(1 / 2)

杨延昭在返程途中便已得知朝廷决议的消息,如同长了翅膀,先于正式的圣旨,在定州乃至整个北疆高层迅速传开。尽管杨延昭严令不得扩散,但那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氛,依旧不可避免地笼罩了整个定州城。

军中将领人心浮动,尤其是那些跟随杨延昭出生入死、被视为其嫡系的军官,更是忧心忡忡,愤懑难平。市井坊间,流言蜚语也开始悄然传播,百姓们对于这位保境安民的杨太尉即将离任,普遍感到不安与惋惜。

当杨延昭率领着略显疲惫却军容不减的奔袭部队返回定州时,受到的迎接场面,与以往凯旋时的热烈狂欢截然不同。城门内外,聚集了大量的军民,他们沉默地看着队伍入城,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——有敬仰,有不舍,有担忧,甚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……同情。

杨延昭端坐马上,面色平静地向道路两旁的军民微微颔首,并未多言,径直返回了宣抚使司。

前脚刚踏入节堂,后脚王超与赵稹便联袂而至。两人的神色也是各异。王超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、近乎胜利者的矜持与谨慎,而赵稹则依旧是那副古板严肃的模样,只是眼神深处,多了一丝如释重负和即将行使权力的跃跃欲试。

“杨太尉(枢密),辛苦了。”王超率先开口,语气还算客气,但那“枢密”的称呼,已是在提醒杨延昭身份的改变。

赵稹则直接得多,他手持一份刚刚收到的、来自枢密院的正式行文,沉声道:“杨枢密,朝廷旨意已明。北疆宣抚使司即日裁撤,一应军政事务,暂由本官与王都部署共同署理。这是枢密院的行文,请杨枢密过目,并即刻办理交接。”

他没有给杨延昭任何喘息的机会,直接拿出了程序文件。

杨延昭接过行文,扫了一眼,内容与密信所言无异。他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,将行文放在一旁,淡淡道:“二位大人放心,延昭既奉诏命,自当遵从。交接事宜,会尽快办理。”

他话锋一转,目光锐利地看向二人:“然,北疆防务,关乎国家安危,非同小可。耶律休哥新败,其心不甘,随时可能卷土重来。军中不可一日无主。在朝廷新任主帅到任之前,军中一应事务,暂由舍弟杨延光、以及将领焦赞、杨洪等人共同负责,维持旧制,以确保防务稳定,不至生乱。此乃权宜之计,亦是职责所在,还望二位大人体谅,勿要插手军务,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动荡。”

这番话,说得不卑不亢,既承认了朝廷的任命,又明确划定了界限——政务、财政你们可以接管,但军权,必须由我的人暂代,这是底线!

王超眉头一皱,正要开口,赵稹却抢先一步,板着脸道:“杨枢密,此言差矣!既由我等署理北疆事务,军政自然一体,岂能分割?军中事务,亦当由我等共同商议决断,方合朝廷法度!”

他试图抓住这个机会,将手伸进军队。

杨延昭眼神一冷,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:“赵宣抚!军务非同儿戏,岂是外行人可以指手画脚?耶律休哥的铁骑,不会跟你讲什么朝廷法度!若因胡乱指挥导致防线崩溃,这个责任,你担得起吗?还是说,赵宣抚自觉用兵之能,已远超耶律休哥,可以确保北疆万无一失?!”

他这话已是相当不客气,直接点明了赵稹不懂军事,强行插手只会坏事。

赵稹被噎得面红耳赤,他一个文人,哪里敢接这个话茬?只能强辩道:“本官……本官自有分寸!但制度不可废!”

“制度是为了保境安民,而非掣肘边防!”杨延昭毫不退让,“在此非常时期,当行非常之事!若二位大人一意孤行,非要扰乱军务,导致北疆生变,休怪杨某在离任之前,先行上奏朝廷,参二位一个‘扰乱边防、居心叵测’之罪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