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长安新火 > 第73章 苏晨有孕

第73章 苏晨有孕(1 / 2)

然而,风暴并未真正平息。数日后,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——着作郎陆爽,因承受不住巨大的舆论压力,更恐惧于卷入帝王的怒火和郑家的怨恨,竟在府中留下一封语焉不详、充满悔恨与恐惧的遗书后,投渭水自尽了!

陆爽的死,如同一盆冰水,彻底浇灭了郑丽婉可能入宫的最后一丝火星,也将其推向了更深的舆论漩涡。有人同情她红颜薄命,婚事多舛;也有人非议她“命格太硬”,克死未婚夫婿,是不祥之人。

郑家迅速沉寂下去,闭门谢客。而那位曾经惊艳了曲江池和清韵阁的郑丽婉,则如同昙花一现,消失在了长安贵女的交际圈中。据说她自请出家,青灯古佛,了此余生。

一朵尚未完全绽放的名花,就这样在权力与礼教的碾轧下,黯然凋零,终身未嫁。长安城的风波渐渐平息,只留下几声叹息和一桩令人唏嘘的谈资。

陆爽的死和郑丽婉的出家,给热闹的长安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。转眼冬深,凛冽的寒风卷过朱雀大街,吹得人脸颊生疼。太极宫内,一场关于取暖的争论刚刚平息。

起因是李世民畏寒,内侍省为讨圣心,耗费巨资在甘露殿内竖起了几根巨大的中空铜柱,内里烧着上好的银霜炭,称之为“火龙柱”。此法虽暖,但耗费惊人,更引来了以魏征为首的言官猛烈抨击,指责其奢靡无度,劳民伤财,有违太宗皇帝早年躬行节俭的训示。李世民被谏得头疼,却又无法反驳,正自烦恼。

恰在此时,工部尚书段纶出列奏报:北疆云州勘探发现大型铜矿,储量惊人,且易于开采!此消息如同一场及时雨,不仅解了铜柱奢靡的舆论困境,更让朝廷上下精神一振!铜乃铸币、军器之基,大型铜矿的发现,对稳固国本、增强国力意义重大!李世民龙颜大悦,顺势下旨将“火龙柱”改为只在极寒日于议政大殿象征性使用,并厚赏了勘探有功的匠人和官员。一场风波,终以利国利民的发现而收场。

这日午后,难得阳光晴好。李承乾处理完政务,见天气不错,便来到立政殿看望母后和弟妹。殿内暖意融融,兕子正缠着李承乾陪她玩翻花绳。小丫头灵巧的手指翻动着彩绳,变出各种花样,银铃般的笑声在殿内回荡,驱散了冬日的沉闷。

“大哥笨笨!又错了!要这样!”兕子咯咯笑着,伸出小手纠正李承乾的动作。李承乾也难得放松,含笑配合着妹妹,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光。

太子妃苏晨也在一旁含笑看着,不时递上茶点。她今日穿了一身鹅黄色绣缠枝莲的宫装,气色红润,眉眼间带着温柔的笑意。然而,就在李承乾又一次被兕子“嫌弃”地拍开手时,苏晨正欲起身去拿一块糕点,忽然脸色一变,秀眉微蹙,抬手捂住了嘴,发出一声压抑的干呕。

“呕…”

这声音虽轻,却立刻引起了李承乾和长孙皇后的注意。

“晨儿?”李承乾立刻放开彩绳,关切地看向妻子,“怎么了?可是身子不适?”

长孙皇后也放下手中的针线,目光敏锐地落在苏晨略显苍白的脸上:“晨儿,过来让母后看看。可是吃了什么不洁之物?”

苏晨强压下胃中的翻涌,微微摇头,脸上飞起两朵红云,声音细若蚊呐:“回母后,殿下…妾身…妾身只是近日有些…有些嗜睡,胃口也不太好,闻到些油腻的气味便…便觉不适…并无大碍的。”

嗜睡?厌油?晨起不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