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钢雨洗礼(1 / 2)

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九日,下午,金山卫核心阵地。

日军重炮的轰鸣持续不断,地动山摇,整个金山卫笼罩在硝烟与死亡之中。然而,与之前被动挨打不同,收缩至最后防线的第八十八军残部,正依托加固工事,进行着有组织的顽强抵抗。

军指挥部内,何志远面对刚刚汇总的惨重伤亡和弹药告急的报告,神色凝重却并未慌乱。周卫国参谋长递上一份电文纸,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希望:“军座,刚译出的电文,是战区转来的密电!‘青鸟’(指代秘密补给渠道)确认,第二批紧急补给已由‘友邦商船’冒险运出,最快明晚可尝试抵近!另外,战区已严令右翼第67师派出精锐部队,不惜代价向金山卫靠拢,牵制日军!”

这消息如同暗夜中的微光。何志远深吸一口气,目光扫过掩体内伤痕累累却眼神坚定的军官们:“都听到了?上峰和友邦没有放弃我们!外面的弟兄们还在流血,但我们不是孤军!”

他快步走到地图前,语气斩钉截铁:“鬼子的炮火猛,是想把我们碾碎在工事里。我们不能坐以待毙!要变阵!”

“变阵?”几位团长看向何志远。

“对!”何志远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最后防线的几个支撑点,“化整为零,纵深配置,弹性防御!”他详细阐述战术:

“第一,各支撑点兵力精简,但火力加强!将所有自动武器(机枪、花机关)集中配置,形成交叉火网。步兵班排散开,以弹坑、废墟为掩体,三人一组,远近火力结合,减少炮击伤亡。”

“第二,交通壕是关键!”他看向工兵出身的李团长,“老李,你带人,就算用手刨,也要把各支撑点之间的交通壕加深、加固、打通!要能让部队在炮火下快速机动支援!”

“第三,炮兵,给我打游击!”他对仅存的炮兵团副团长下令,“剩下那几门迫击炮,是咱们的命根子!打几炮就换地方,专打鬼子集结的步兵和轻装甲目标!炮弹金贵,一发要有一发的效果!”

“第四,夜战、近战是我们的优势!”何志远的目光最终落在胳膊吊着绷带却依旧挺立的赵劲松身上,“劲松,你的营是尖刀!晚上,把你的人撒出去,以排为单位,摸哨、偷袭、破坏,让鬼子日夜不宁!”

“是!保证让鬼子睡不成安稳觉!”赵劲松大声领命。

新的战术迅速传达下去。官兵们虽然疲惫,但求生的意志和军座清晰的指令让他们找到了主心骨。阵地重新活跃起来,不再是绝望的死守,而是充满了战术性的积极防御。

日军的炮火准备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。然而,由于八十八军改变了防御策略,兵力分散,工事加固,炮击效果大打折扣。当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再次发起冲锋时,他们惊讶地发现,中国军队的火力反击依然顽强而精准!

马克沁重机枪从巧妙伪装的暗堡中喷出火舌,精准地扫倒呈散兵线冲锋的日军。神枪手们冷静地点射着日军军官和机枪手。更让日军头疼的是无处不在的冷枪和突然从侧翼飞出来的手榴弹。赵劲松的突击队员,甚至用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,在战友火力掩护下,成功炸毁了一辆突入阵地的九五式轻战车!

战斗异常惨烈,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巨大的伤亡。但这一次,八十八军不再是被动挨打,而是有章法地消耗、迟滞着日军。日军每前进一步,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。

战斗间隙,何志远亲自巡视前沿阵地。他走过满是弹坑的战壕,为受伤的士兵包扎,将仅有的压缩干粮分给战士们。看着士兵们年轻却坚毅的面庞,他动情地说:“弟兄们!打得好!让鬼子看看,咱们中国军人,不是好惹的!金山卫,就是他们的坟场!”

“誓与阵地共存亡!”官兵们群情激昂。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