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铁血铸魂(1 / 2)

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五日,北平的天空阴沉沉的,仿佛也承载不了这片土地上太多的血腥与沉重。永定河前线出现了开战以来难得的短暂宁静,但这种宁静却比震耳欲聋的炮火更让人心神不宁。双方似乎都在舔舐伤口,重整旗鼓,酝酿着下一轮更为残酷的搏杀。

八十八军前敌指挥部里,何志远正主持召开一场高级别的军事会议,与会者除了军部核心将领,还有各师师长及主要参谋人员。气氛严肃而凝重。

“诸位,”何志远的声音打破了沉寂,他指着沙盘上敌我态势的标记,“昨日一战,虽重创日军第七师团,暂缓其兵锋,然敌我力量对比尚未发生根本逆转。板垣、铃木皆沙场老将,必不甘心失败。据各方情报综合分析,日军正在积极调兵遣将,补充损耗,其国内增援部队亦在途中。下一阶段之作战,将更为艰苦卓绝。”

参谋长周卫国接着汇报详细情况:“综合侦察报告与技术侦听,日军第五师团正在其防区后方集结新的炮兵群,番号疑似为其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,可能装备有150毫米加农炮,射程远超我军现有大部分火炮。第七师团残部在得到兵员和装备补充后,活动频繁,其战车部队亦在重组。此外,有迹象表明,关东军所属之飞行团有南调迹象,企图增强其航空兵力。”

众人闻言,面色更加凝重。日军不仅在恢复元气,还在增强打击力量。

“军座,”122师师长张汉卿沉声道,“鬼子要是调来更厉害的重炮和飞机,咱们的工事和防空压力就太大了。是不是得赶紧加强纵深防御,特别是指挥所和炮兵阵地的抗打击能力?”

“张师长所言极是。”何志远肯定地点点头,随即看向工兵旅旅长王震,“王旅长,你部立即着手,在现有防线后方,构筑第二、第三道预备阵地,所有关键节点,如师旅指挥所、炮兵发射阵地、弹药库、野战医院,必须进行强化加固,特别是要能抵御150毫米以上口径炮弹的轰击!材料不足,就想办法就地取材,拆用废弃房屋的砖石木料!”

“是!军座!我旅保证完成任务!”王震起身领命,语气斩钉截铁。

“光靠防守不行,”166师师长董存瑞接口道,他是一员猛将,“还得想办法敲掉鬼子的炮兵和飞机场。能不能组织精锐部队,搞几次夜间突袭,端掉他几个炮阵地或者机场?”

何志远沉吟片刻,摇了摇头:“董师长勇气可嘉。但眼下日军刚受挫,戒备必然森严,此类奇袭风险极大,一旦失手,精锐尽损,得不偿失。当前首要任务,是巩固防线,恢复部队战斗力,尤其是补充兵员和装备。”他话锋一转,“当然,特种侦察和小规模骚扰不能停,要持续给日军施加压力,疲惫其兵力。”

他转向负责后勤的副军长赵建明:“赵副军长,兵员和装备补充是当务之急。军政部答应的补充兵何时能到?我们自身的装备损耗,尤其是重武器和反坦克武器的缺口,如何解决?”

赵建明连忙汇报:“军座,军政部电复,首批补充兵员两千人已从保定启运,预计三日内抵达。但多为新兵,需时间整训。装备方面,军政部承诺调拨的一批武器尚未到位。我们自身库存消耗巨大,特别是重炮炮弹、迫击炮弹和手榴弹,仅能维持一到两次高强度作战所需。”

听到这个情况,与会将领们都皱起了眉头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没有充足的兵员和弹药,再好的战术也难以执行。

何志远心中早有计较,他面色沉稳地说:“兵员和装备的问题,我来想办法。诸位当前要务是:第一,抓紧时间整训部队,尤其是新补充的兵员,要尽快形成战斗力;第二,总结前期作战经验教训,改进战术,特别是步炮协同、反坦克作战和防空伪装;第三,稳定军心,鼓舞士气,政治部要发挥作用,让官兵明白为何而战,为谁而战!”

会议持续了近两个小时,对防御部署、部队轮换、情报侦察、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安排。何志远最后强调:“诸位,未来一段时间,将是我八十八军成军以来最严峻的考验。望大家同心同德,共克时艰!散会!”

会议结束后,何志远独自留在指挥部,意识沉入系统界面。

当前积分余额高达两千一百五十万点,这是连日激战和签到积累的资本。他必须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。

【兑换:德制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x12门及配套炮弹x10,000发】(增强远程压制火力,对抗日军可能新增的重炮)

【兑换:Fk18型88毫米高射炮x8门及炮弹x5,0000发】(强化防空,兼具反坦克能力)

【兑换:pak36型37毫米战防炮x24门及钨芯穿甲弹x10,000发)(针对性加强反装甲能力)

【兑换:G34通用机枪x250挺,备用枪管x1,000根)(弥补损耗,增强基层火力)

【兑换:毛瑟98K步枪x15,000支,子弹x8,000,000发)(装备补充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