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战前时光(2 / 2)

“我们没事。”苏青瑶看着何志远被风雪打湿的肩章,轻声说,“军座,您……您比我们辛苦多了。”

简单的话语,却让何志远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到一丝暖意。他看着眼前这个在战火中迅速成长的女孩,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。乱世儿女,或许没有太多风花雪月的空间,但这种并肩作战、相互扶持的情谊,却更加珍贵。

“听说,军医院来了批新设备?”何志远找话题问道。他之前通过系统获得的“连级规模战场急救站”设备,已经以“海外侨胞捐赠”的名义,悄悄补充到了军医院。

“嗯!”苏青瑶眼睛一亮,“有几台手术灯和消毒设备特别好用,还有不少新药。医生说,以后做手术成功率能高很多!伤员们有福了!”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
何志远点点头:“那就好。告诉医院的同仁,抓紧时间熟悉新设备,很快……就可能要用上了。”

苏青瑶的神色也严肃起来,用力点了点头:“我们一定准备好!”

回到军部,何志远立刻召开了由军部主要参谋和各师主管作战的副师长\/参谋长参加的情报研判会。会议在戒备森严的地下掩体内进行。

情报高参郑云峰指着最新的态势图,面色凝重:“军座,各位长官。综合各方情报,日军在平津地区的兵力调动和物资储备已达到一个临界点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其驻屯军步兵第一联队(牟田口联队)近期演习内容,明显加强了夜间攻击和突袭训练。此外,我们监听到的日军无线电通讯中,‘xx日’、‘黎明’等字眼出现频率显着增加。”

参谋长周卫国补充道:“北平方面传来消息,宋哲元总司令近日连续召开军事会议,二十九军各部已进入临战状态。但日军似乎也在加紧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政治施压,试图逼迫中方让步。”

122师副师长李向阳少将性子急,说道:“看来小鬼子是铁了心要动手了!军座,我们是不是可以向军政部请示,向前推进一部分兵力,更靠近北平,以便随时支援?”

何志远沉吟片刻,摇了摇头:“不可。我军是客军,大规模前移容易引起日方警觉,也可能给宋总司令造成压力。目前我们最好的位置,就是在这里。一旦事变爆发,我们是最近的战略预备队,进可攻,退可守。关键是保持通讯畅通,确保在接到命令后,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。”

他转向通信旅旅长彭雪枫少将:“彭旅长,我要求你确保军部与北平冀察绥靖公署、以及与南京军政部的无线电联系,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中断!必要时候,启用备用密码和频率!”

“是!职部以性命担保通讯畅通!”彭雪枫立正应道。

会议持续到深夜,详细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情况及应对预案。散会后,何志远独自留在掩体内,对着巨大的华北地图,久久沉思。历史的车轮正隆隆向前,他知道那个决定性的时刻即将到来。他意识沉入系统界面,积分已经积累到了七万多点。他再次按捺住了抽奖的冲动,决定将这宝贵的积分留到最关键的时刻使用。

【叮!检测到宿主成功稳定军心,提升战备等级,获得积分奖励3000点。】

【周签到成功!获得“防毒面具x1000具”,“军用望远镜x20架”。】

系统的奖励总是很及时。何志远下令将这些物资尽快配发到一线部队。

接下来的几天,日子在一种令人窒息的等待中度过。雪停了,但天气依然酷寒。军营里,训练依旧,但多了一种临战前的肃杀。军官们检查装备的次数更加频繁,士兵们擦拭武器的时间也更长了。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每一个人。

何志远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,每日巡视部队,处理军务,与将领们谈话,稳定人心。但他自己心里清楚,那根弦已经绷到了极限。他时常在深夜,独自一人站在指挥部门外,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,仿佛能听到从北平方向传来的、历史沉重的脚步声。

一九三七年一月,就在这种极度的紧张与压抑中,一天天过去。距离那个注定要改变中国命运的日子,越来越近。保定城外的88军,如同一头蛰伏的猛虎,利爪已然磨亮,静静地等待着出击的命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