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北上先锋(1 / 2)

民国二十五年的初冬,来得格外凛冽。十一月的寒风卷过华中平原,预示着这将是一个难熬的严冬。也就在这肃杀的季节里,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军,这支孕育于武昌湖畔、武装着欧陆精械的新锐之师,终于要拔营北上了。

命令来自军政部,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一个月。电文措辞简短却沉重:“着第八十八军即日开拔,分批经平汉路北运,限十二月底前全部抵达河北保定、高碑店一带集结,归冀察绥靖主任宋哲元节制,协同二十九军巩固华北防务。此令,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。”

军令如山。

整个88军大营瞬间如同烧开的巨釜,沸腾起来。嘹亮的军号声、军官的口令声、士兵奔跑的脚步声、骡马的嘶鸣声、以及卡车引擎的轰鸣声,交织成一曲紧张而雄壮的出征前奏。

何志远的军部办公室,成了整个风暴的中心。电话铃声、电报滴答声、参谋军官急促的汇报声几乎从未间断。

“报告军座!122师先头部队——第365团及师属炮兵一营,已按计划登车完毕,军列将于一小时后驶离武昌站!”

“报告!133师辎重营报告,部分冬装仍在途中,是否等待?”

“军座,平汉线郑州以北路段运力紧张,军政部协调的军列数量恐有不足!”

“武汉行营来电,询问我军开拔是否需要地方保安部队协助警戒……”

何志远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,面色沉静,一道道指令清晰下达:“冬装问题,赵副军长负责,派人持我手令直接去汉口被服厂催要,能带多少带多少,其余后续补发!运力问题,周参谋长立即以军部名义急电郑州绥署和北平军分会,请求优先保障我军北运,言明情况紧急!地方警戒,感谢好意,但不必劳烦,我军自行负责!回电武汉行营,我军北上抗日,乃应尽之责,不敢再叨扰地方!”

他的镇定感染了所有人,忙乱而有序的节奏迅速建立起来。副官长陈明像一颗精准的陀螺,协调着各方,处理着无数繁琐事务。

按照预定方案,88军将分三批北运:第一批为何志远亲率的军部直属队、122师主力及部分重装备;第二批为133师、166师及军直属部队主力;第三批为剩余重炮、装甲部队及后勤梯队。何志远必须亲率第一批部队先行,以便尽早与二十九军取得联系,勘察防区,安定人心。

出发前夜,何志远在已然空荡不少的办公室里,召开了最后一次战前部署会。与会者只有李振邦、赵建明、周卫国等寥寥数人。

“诸位,明日一别,我们将在华北会师。”何志远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,“北地苦寒,敌情复杂,二十九军内部亦非铁板一块。我们此行,困难重重。”

李振邦慨然道:“军座放心,我带后续部队,定准时抵达!绝不掉链子!”

赵建明也保证:“后勤补给线,我就是豁出命去,也一定维系畅通!”

周卫国则将一份厚厚的预案交给何志远:“军座,这是参谋部拟定的北上途中及抵达初期各种情况的应对预案,请过目。包括遭遇空袭、铁路中断、甚至小股敌军骚扰的处置方案。”

何志远接过预案,郑重收好:“有诸位同心协力,我信心十足。记住我们的原则:低调、迅速、谨慎。非不得已,不与日军发生正面冲突,但若挑衅上门,必坚决反击,打出我军威风!一切,等全军汇合,站稳脚跟后再图后计!”

会议结束,众人离去。何志远独自一人,最后检查着自己的行装。他的手轻轻拂过那把配发的中正剑,冰凉的触感让他心神稍定。他再次意识沉入系统界面。

【宿主:何志远】

【当前积分:点】(近期训练任务和签到积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