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二年,五月
韩彻的介入暂时化解了危机,但铁匠铺的处境依然微妙。赵书吏虽然被控制,但他背后的关系网仍在。林枫深知,必须尽快提升实力,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。
这一日,林枫站在河边,望着昼夜不停转动的水轮出神。水力鼓风已经证明可行,但这股力量还能做更多事。
“柱子哥,”林枫叫来王铁柱,“咱们得让这水轮再多干点活。”
王铁柱抹了把汗:“林兄弟又有什么新主意?”
林枫在地上画了起来:“你看,咱们在水轮轴上装几个凸起的木槌,利用水流的力量带动木槌起落,不就能代替人力锻打了吗?”
王铁柱瞪大眼睛:“这...这能成吗?”
“试试便知。”
说干就干。林枫设计了一个精巧的联动装置:在水轮主轴上加装六个错开的凸轮,每个凸轮带动一个木制摆臂,摆臂末端装着二十斤重的铁锤。通过调节凸轮的位置,可以让六把铁锤此起彼落地敲击。
这个工程比水力鼓风要复杂得多。光是制作精准的凸轮就费了很大功夫,王铁柱带着几个铁匠反复修改了七八次,才让六个铁锤能够协调运作。
五天后,当装置首次试运行时,整个铁匠铺的人都聚集在河边。
“开闸!”林枫下令。
水流奔涌,水轮开始转动。起初铁锤起落还很生涩,发出“嘎吱嘎吱”的响声。但随着转速提升,六个铁锤很快找到了节奏,开始规律地起落。
“咚!咚!咚!”
铁锤砸在铁砧上的声音沉稳有力,每一下都震得地面微微颤动。
王铁柱激动得声音发颤:“神了!真神了!这一台水力锻锤,能顶十个老师傅!”
更妙的是,这水力锻锤不知疲倦,可以日夜不停地工作。原本需要三天才能初锻成型的刀坯,现在半天就能完成,而且质量更加均匀。
然而新的问题很快出现。水力锻锤力量太大,普通的铁砧很快就出现裂痕。林枫不得不重新设计铁砧,用最好的钢材打造,底部还特别加了缓冲结构。
这天深夜,林枫正在调试锻锤的节奏,赵胜悄悄来到他身边。
“林先生,你这手艺,恐怕不是寻常铁匠吧?”赵胜目光如炬。
林枫手上动作不停:“赵统领何出此言?”
“我年轻时在兵部武库司当过差,见过各地进贡的兵器。”赵胜缓缓道,“便是南京宝源局的大匠,也未必有这等巧思。你这水力锻锤的设计,闻所未闻。”
林枫微微一笑:“天下能人异士众多,赵统领见笑了。”
赵胜却摇头:“不,这不一样。你用的这些法子,看似简单,内里却藏着极深的道理。就像你这淬火工艺,我观察多日,每次温度、时长都分毫不差,这绝不是靠经验就能做到的。”
林枫心中微凛,知道这位老兵已经看出了什么。他正要开口,赵胜却抢先道:
“林先生不必解释。如今这世道,谁还没有些秘密?我赵胜只认一件事——你打造的兵器能让我手下弟兄多一分活命的机会,这就够了。”
说罢,他郑重地向林枫行了一礼,转身离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