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铁柱的动作很快,没多久就按林枫的要求,搬来了和好的湿泥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块。他搓着沾满泥浆的手,眼神里混杂着期待和怀疑:“林公子,东西齐了,接下来咋弄?”
林枫没有立刻回答。他走到那座由泥土和石头垒砌的原始锻炉前,再次仔细观察。炉膛内壁坑洼不平,烟道狭窄,风箱的接口处漏风严重。他将这些细节与脑中“知微”提供的优化方案一一印证,心中更有把握。
“王大哥,我们先从里面开始。”林枫挽起袖子,尽管他的现代衣物与此地格格不入,但动作却毫不迟疑。他伸手抓起一把湿泥,“这炉膛内壁,要重新糊上一层厚厚的黏土,务必光滑,塑成这样的弧形。”他用手在空气中比划出一个流畅的瓮形。
王铁柱虽然疑惑,但还是照做了。他干惯了力气活,和林枫一起,很快将炉膛内壁修葺一新。新的内壁光滑如钵,呈现出一种利于火焰回旋的弧度。
“接下来是烟道。”林枫指着炉子后方那个几乎被堵住的出口,“这里要清理扩大,用这些薄石片斜着插进去,形成一个向上的坡度,让烟能更顺畅地抽出去。”
王铁柱一边干活,一边嘀咕:“抽力大了,炭火不就烧得快了?”他心疼的是炭钱。
“抽力大,进风也足,炭烧得透,反而更省炭,火温还更高。”林枫解释道。这是燃烧学的基本原理,但对王铁柱来说却是闻所未闻。
最后是风箱。林枫指导王铁柱,用木头和湿布重新密封了风箱的活塞边缘,又在炉口用泥土精心塑造了一个喇叭状的接口,确保风箱鼓出的风能尽可能多地吹入炉膛中心。
改造完成时,已是下午。新旧泥土混合的锻炉看起来并无太大不同,但内里结构已然翻天覆地。
“生火试试。”林枫说道,心中也有些紧张。理论终究需要实践检验。
王铁柱深吸一口气,引燃木炭塞进炉膛,然后用力推拉新风箱。
“呼——!”
一股强劲的气流瞬间涌入改良后的炉膛。奇迹发生了!原本橘红色、有些飘忽的炭火,猛地向下一压,随即爆发出刺眼的白亮光芒!火焰不再是软绵绵的模样,而是如同一条被激怒的白龙,在弧形的炉膛内疯狂旋转、咆哮!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,逼得王铁柱都忍不住后退了一步,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。
“这火!这火神了!”王铁柱看着那几乎呈现纯白色的烈焰,声音都在颤抖。他打铁十几年,从未见过如此猛烈、如此集中的炉火!“林公子,你……你真是神了!”
林枫心中一块石头落地,暗自赞叹“知微”计算的精准。他表面保持平静:“王大哥,火候够了,试试打铁。”
王铁柱激动地夹起一块平日难以锻打的铁料,放入白炽的炉火中。那铁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得通红、软化,甚至开始泛出熔化的亮黄色光泽!
“快!拿出来!”林枫赶紧提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