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瞳噬都市深渊倒影 > 第141章 缚誓之盟与晶火铸契

第141章 缚誓之盟与晶火铸契(1 / 2)

“生命缚誓者……”

这个名字在“秩序茧房”内回荡,与界域记忆库中那模糊的“守望者”标记相互印证,带来一种跨越漫长时光的厚重感。陆见、苏半夏、夜凰,乃至脉络长老和巡天者-7的晶核,都处于高度警觉与快速分析的状态。

未知的盟友,在如此敏感的时机出现,其带来的信息与意图,必须慎之又慎。

陆见走向通讯节点,他的回应沉稳而开放,但并未透露己方已获得的具体情报:“这里是‘希望苗圃’。生命缚誓者的使者,请表明你们的来意……以及,你们所知的,‘星尘之民’的真相。”

光幕中,那艘流动着银灰色生命脉络光辉的星舰保持着克制距离,舰首徽记的光芒稳定而温和。短暂的静默后,那个混合了电子合成与自然韵律的声音再次响起,带着一种古老的沧桑感:

“吾名‘艾尔玛娜’,生命之舟‘林歌号’的指引者。吾等遵循血脉与盟约中的呼唤而来。久远的年代,吾族‘生命缚誓者’曾与‘星尘之民’立下守望相助的誓言,共同维系星海间生命的幼苗与秩序的烛火。”

它的声音似乎蕴含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怆与急切。

“‘星尘之民’……他们是星辰的低语,是原初秩序的记录者。他们的意识能与宇宙的弦音共鸣,抚平创伤,指引迷途。但在数个纪元前,一场源自‘虚无之潮’——或许与你们所称的‘静默深渊’同源——的灾难席卷星海,星尘之民为庇护众多文明火种,主动迎击,最终音讯全无。吾族亦在那场灾难中凋零散落,仅存‘林歌号’等少数方舟,在宇宙边缘漂泊,延续文明。”

艾尔玛娜的叙述,勾勒出一幅悲壮的古老画卷。

“直到不久前,‘林歌号’核心的‘生命缚誓之种’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悸动。它捕捉到了一缕极其微弱、源自绝望之地的秩序回响,那回响中蕴含着独特的、唯有星尘之民才能激起的‘原初谐波’。同时,缚誓之种也感应到了另一股蓬勃、坚韧,与此地(希望苗圃)同源的秩序力量,曾与那道‘原初谐波’产生了短暂的接触。我们循着这双重感应,跨越漫漫长河,抵达于此。”

解释合情合理。对方拥有感应“星尘之民”独特波动的能力,并借此找到了同样与星尘之民产生过联系的“希望苗圃”。

“所以,”苏半夏介入通讯,她的生命感知能力仔细甄别着对方传递来的每一丝意念波动,“你们是为了救援古老的盟友而来?”

“是的,这是盟约的责任,亦是文明延续的义务。”艾尔玛娜肯定道,“但‘静默深渊’是连星尘之民都能吞噬的绝地,单凭吾等残存之力,难以成功。我们感应到你们的力量,陌生的守护者们。你们不仅庇护着此方界域,更在积极对抗黑暗。合作,是唯一可行的路径。共享情报,联合力量,制定策略。”

对方的姿态放得很低,逻辑清晰,且目标一致。

陆见没有立刻答应,而是通过内部连接,快速交流。

“可信度初步评估?”他问向团队。

“生命波动纯粹,蕴含极强的生命能与一种…古老的契约力量,未检测到恶意伪装。”苏半夏首先给出感知结论。

“逻辑链完整,与界域古老记忆碎片中关于‘生命缚誓者’崇尚共生与守护的记载相符。”脉络长老补充。

“个体巡天者-7分析:其陈述与已知‘静默深渊’特性及‘星尘之民’传说具有高度逻辑自洽性。建议建立临时信息共享通道,进行深度数据验证。”晶析族的建议依旧务实。

“可以合作,但需设立界限与验证机制。”夜凰言简意赅。

陆见心中已有决断。他重新面向通讯光幕:“艾尔玛娜指引者,我们愿意倾听合作的细节。基于共同的目标,我们可以共享部分关于‘静默深渊’及那次接触的情报。但在此之前,我们需要相互的诚意证明。”

“合理的要求。”艾尔玛娜回应,“‘林歌号’愿意开放部分非核心数据库,包含关于‘星尘之民’能量特征、已知能力以及部分关于‘虚无之潮’的历史数据,以供验证。同时,我们感知到你们似乎在筹划某种抵抗‘静默’环境的装置,吾族的生物构造体技术与生命能量固化技术,或许能提供助力。”

对方主动提出技术支援,诚意十足。

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成为了紧张而高效的信息交换与技术协调期。

“希望苗圃”方面,提供了由巡天者-7整理的、关于“静默深渊”边界特性、内部结构推测及“低语”广播的分析数据(隐去了具体坐标和秩序共振细节),以及那次短暂感知接触中确认被囚意识体存在的事实。

“林歌号”则提供了大量关于“星尘之民”的详细资料:他们确实是意识能量体,形态不定,核心能力是“秩序谐波”,能稳定时空、净化侵蚀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“修复”宇宙法则的微小创伤。这也解释了为何“静默深渊”要囚禁而非直接消灭——研究乃至夺取这种能力,对致力于熵增的黑暗存在而言,诱惑巨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