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机还在响,纸张一张接一张滑出。陆轩睁开眼,目光从刚打印完的下架通知移向主控台右上角的加密通讯窗口。一条新消息正在闪烁,发信人是王志远。
“补丁已部署,三轮实测通过。传输效率提升47%,错误率0.28%。”
他没说话,手指直接调出测试日志。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,连续七十二小时的运行记录一一比对。第一组,正常;第二组,无中断;第三组,突发负载模拟成功响应。
陆轩按下内线键:“林娜,召集核心成员,十分钟后紧急评估会。”
“收到。”回应很快。
他转向另一侧控制面板,点开技术组实时监控界面。王志远的名字在线,状态标记为“任务完成”。陆轩拨通专线。
“王志远。”
“我在。”声音冷静。
“补丁稳定性多久能确认?”
“现在就开始72小时压力测试。如果每小时的数据都保持当前水平,明天中午可以提交最终报告。”
“做完整测试。我要的是可复现结果,不是一次运气。”
“明白。”
通话结束,陆轩起身走到白板前。上面还留着昨天写下的“资金”“声誉”“研发”三个词。他在“研发”下方划了一横,写下“通道突破”。
林娜推门进来,手里拿着平板。“会议准备好了,所有人已接入系统。孙明和张涛在等你指令。”
“开。”
五分钟后,视频窗口全部亮起。孙明坐在财务终端前,面前摊着预算表。张涛靠墙站着,手机贴在耳边,正在确认外部平台动向。王志远出现在实验室角落的画面里,身后是几台运行中的服务器。
陆轩站在主控台前,开口:“技术组刚刚完成补丁部署,实测达标。现在进入评估阶段。”
孙明翻了一页文件:“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继续推进原型机?”
“前提是测试全程稳定。”陆轩说,“我会批准启动产品验证流程,但节奏必须控制。”
张涛插话:“这时候动作太大,容易再被盯上。最近几家竞品公司都在调整新能源项目进度,我们突然提速,会被当成信号。”
“所以我们不提速。”陆轩说,“以系统例行升级名义推进,对外保持静默。所有操作归类为‘维护性更新’,不发布任何通告。”
孙明抬头:“那测试需要的资金怎么走?原计划里没有这笔支出。”
陆轩翻开桌上的资金管控V3方案,在“应急项”一栏找到“研发衍生应用”,用笔圈住。
“启用应急资金,首批两百万,用于原型机组装和测试环境搭建。优先保障王志远团队的设备需求。”
孙明皱眉:“这笔钱动了,管理层缓发薪资就得延长两周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陆轩说,“但现在是技术窗口期,不能卡在钱上。”
会议室安静了几秒。
“我配合。”孙明合上文件,“今天下午提交拨款申请。”
陆轩点头,转向林娜:“你负责协调全流程。从技术验证到产品定型,再到后续市场准备,统一接口由你来管。”
“要建临时小组吗?”林娜问。
“马上建。”陆轩说,“王志远主导技术交付节点,市场团队提前介入,了解产品特性。”
张涛立刻反应:“宣传框架得重新做。原来的主打方向是节能,现在多了智能传输能力,卖点变了。”
“双标签。”陆轩说,“环保+智能传输。这是我们的新优势。”
“但不能太早暴露。”张涛补充,“一旦对手知道我们解决了通信问题,肯定会想办法干扰下一步。”
“所以信息分级。”陆轩说,“技术细节只限核心组知晓。对外材料一律模糊处理,提到‘优化’,不说‘突破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