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十七分,指挥室的主屏自动刷新全球产业动态。陆轩靠在椅背,视线落在一条刚推送的简报上:东南亚某国启动智慧新城一期工程,安防与能源管理系统合并招标,预算十亿三千万。
他调出历史数据比对。过去两年,类似项目均由欧美企业中标,本地安保公司仅负责后期运维。这次却允许联合体投标,且技术方案权重占百分之六十。
林娜推门进来时,手里拿着热咖啡。她把杯子放在桌角,没说话。
“你看这个。”陆轩把屏幕转向她。
林娜俯身扫了一眼。“新能源加安防?这不像是我们能碰的领域。”
“但门槛高,竞争就少。”陆轩手指划过屏幕,“五年前没人信我们能拿下跨境支付通道,现在呢?”
她没接话,只是盯着“绿色认证标准”那一栏看了几秒。
陆轩起身:“叫赵宇、马亮、孙明,十分钟后小会议室。”
人到齐时,已是凌晨三点五十二分。赵宇进门直接打开平板投屏,马亮坐下后第一件事是检查通讯频道是否加密,孙明则习惯性翻开财务模型草稿本。
陆轩站在幕前,没有开灯。
“这不是应急响应,也不是内部整改。”他说,“是换赛道。”
赵宇抬头:“哪个赛道?”
“智慧城市基建。”陆轩点开地图,圈住中南半岛一个国家,“政府要建五个新能源园区,配套全封闭安防网络。项目周期五年,可延展维护十年。”
马亮问:“对手是谁?”
“德国两家,日本一家,还有美国彼得那边传出过兴趣。”陆轩说,“但他们主打标准化产品,定制化服务弱。而这次招标明确要求‘适应本地电网波动’和‘极端气候下持续监控能力’。”
赵宇皱眉:“我们的技术底子在数据安全,不在电力调度。”
“所以不是硬打。”陆轩切出一份脱敏文件,“郑华前天发来消息,他们那边有个团队做过微电网联动监控,失败了,但积累了测试数据。我可以拿到部分接口协议。”
孙明开口:“前期投入至少八百万,还不算人力和合规成本。我们现在同时推培训体系、东南亚节点扩建,资源撑不住双线。”
“那就砍掉一个。”陆轩说,“你列个清单,看哪项RoI最低,先停。”
“培训不能停。”赵宇立刻说,“上次危机暴露的问题还没补完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陆轩看着他,“所以我不会动培训。而是把新方向当成训练场——实战练兵。”
马亮反应过来:“你是想用这个项目,逼技术组升级能力?”
“没错。”陆轩点头,“真项目才有真压力。等我们能把能源系统和安防打通,以后面对任何复合型任务都不会慌。”
林娜终于开口:“政策风险呢?那地方去年换了能源部长,环保法规变了三次。”
“这就是机会。”陆轩调出时间轴,“每次变动都卡在审批环节。如果我们能提前预判下一次调整方向,就能帮合作方规避延期风险——这种价值,比低价中标更重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