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涛盯着屏幕上的数字,终于松口:“其他项目预算我来调。老城区改造项目暂缓招标,省出五千万应急。”
“不够。”陆轩说,“把海外储备仓的回款提前结算,再压一批材料账期。告诉供应商,三个月后连本带利补上,利息上浮两个点。”
“这会影响信誉。”张涛皱眉。
“短期信誉,换长期领先。”陆轩目光扫过众人,“他们围上来,是因为我们已走到前头。现在,我们要让他们连影子都看不见。”
马亮这时出声:“我已经建了双线追踪机制。一条盯舆情,一条盯技术动向。只要他们有动作,十分钟内出分析报告。”
“很好。”陆轩点头,“但我们不能只盯着对手。你要盯的是行业趋势,是政策风向,是技术拐点。谁先看到下一步,谁就掌握主动权。”
他走到窗前,工地上的运输车正缓缓驶入,车斗里码放着新一批智能传感器,每箱都贴着高校联合测试标识。几名技术人员正围在车边核对清单,其中一人戴着清大校徽。
陆轩看了一会儿,转身拿起对讲机:“通知c3区,十分钟后,我下去验收新设备安装。”
李刚抓起外套:“我陪你。”
“不用。”陆轩把对讲机递给他,“你去把技术辅导员名单定下来,明天必须上岗。改革不是喊口号,是有人手把手带着干。”
他走出指挥棚,脚步踏在水泥地上发出沉实声响。阳光刺眼,他没抬手遮,径直走向作业区。一名操作员正蹲在泵车旁调试接口,听见脚步抬头,立刻站起。
“陆总。”
陆轩蹲下,接过数据平板,查看连接状态。屏幕显示“系统同步完成”,绿色对勾一闪而过。
“稳定吗?”他问。
“连续运行三十六小时,零中断。”操作员说,“AI模型昨天晚上自动优化了一次,响应更快了。”
陆轩点头,把平板还回去。他伸手摸了摸新装的传感器外壳,金属冰凉,纹路清晰。
“这东西,不只是个零件。”他站起身,声音不大,却传得很远,“它是个信号。告诉所有人,工地不是泥水地,是战场,是实验室,是未来的起点。”
他转身走回指挥棚,身后传来操作员的通话声:“c3区报告,新设备全部就位,等待指令。”
监控大屏上,三个红点接连亮起,代表三个新试点项目正式接入系统。数据流开始滚动,速度比之前快了一倍。
陆轩站在屏幕前,手扶椅背,目光落在不断跳动的数字上。赵宇走过来,低声说:“清大那边回复了,愿意共建联合实验室,下周派团队来考察。”
“好。”陆轩说,“告诉他们,不用考察,直接开工。我们要的不是合作仪式,是成果。”
林娜递来一份文件:“人才引进初步名单,二十七人,集中在智能建造和合规管理领域。”
陆轩翻了两页,圈出几个名字:“这些人,今天就联系。待遇按最高档,住宿、家属安置、科研经费,全部配套。”
张涛站在财务终端前,正在调整预算分配。他看了陆轩一眼,没说话,手指在键盘上敲下“优先保障”四个字。
马亮盯着舆情屏,数据平静。他调出技术竞争追踪图,几条曲线缓缓爬升,代表行业同类系统研发进度。樊星阁的线,高出一截。
陆轩没再说话,只是盯着大屏。新的数据包正在上传,来自刚接入的第二个试点项目。系统自检通过,AI预警模块启动,绿色对勾一个个亮起。
他抬起手,轻轻按在屏幕上,指尖压住一个跳动的光点。
那是一个新工地的坐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