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就是方向。”陆轩眼神一亮,“不是让他们适应系统,是让系统适应他们。”
他拿起笔,在战术板上写下:“轻量化定制系统——专为中小市政单位设计,模块化架构,按需加载,操作极简,培训三天即可上岗。”
“这不是升级。”他转身,“是重构。我们要从‘提供产品’转向‘创造适配’。”
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。有人低声质疑:“这会不会偏离我们的主线?我们毕竟是技术输出方,不是定制作坊。”
陆轩没有立刻回应。他调出客户满意度曲线,指着那条从83.4%稳步攀升至92.7%的折线:“服务站让我们站稳了脚,但真正让客户开始信任我们的,是他们发现——这系统,能听懂他们说话。”
他停顿片刻,声音沉稳:“从今天起,我们的目标不再是‘签约多少家’,而是‘被多少家主动推荐’。我们要让每一个用过我们系统的人,都愿意对同行说一句:‘试试这个,它懂我们。’”
他宣布成立“南美产品创新实验室”,由张涛全权负责,任务明确:基于调研数据,重构适用于中小单位的模块化系统原型。实验室不设固定编制,所有技术人员按项目抽调,成果直接对接本地市场。
“这不是额外任务。”陆轩扫视全场,“这是我们的新起点。占领市场靠速度,深耕市场靠理解。我们已经证明了自己能赢,现在,要证明我们能留。”
会议结束,陆轩独自留在作战室。他调出南美地图,将十五家调研单位的位置逐一标注。红点密布在波哥大周边,向麦德林、卡利、巴兰基亚延伸。他放大东区消防站的位置,光标悬停在那一点上。
林娜走进来,递上最新报告:“研究组已联系上第六家单位,对方答应明天上午接受访谈。他们特别提到——希望我们能听听他们的‘土办法’。”
陆轩接过文件,指尖划过“土办法”三个字。他抬头:“通知张涛,访谈时带上录音设备,每一场对话,每一个细节,都要存档。”
“是。”
“还有——”他站起身,“让实验室的初步框架设计,加入‘应急优先模式’和‘语音引导简化版’两个模块。先做概念模型,不急着开发。”
林娜记录完毕,正要离开,陆轩忽然开口:“我们一直说要本地化,可本地化不只是语言和界面。真正的本地化,是思维方式的对接。”
他看着地图,声音低沉却坚定:“我们要做的,不是把中国系统搬到南美,而是让南美的需求,长出属于他们的系统。”
林娜点头离开。作战室恢复安静,陆轩站在大屏前,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,节奏如初。
主屏突然弹出新消息提示:南美需求研究组发来首份共性分析简报,标题为《中小市政单位技术使用痛点汇总》。
陆轩点击打开,第一行写道:“受访者普遍反映,现有系统功能冗余,操作路径过长,缺乏针对低技术团队的容错机制。”
他往下翻,第二页列出三项高频需求:一键应急模式、本地术语替换、离线基础功能保留。
他正要标记重点,通讯器响起。张涛的声音传来:“陆哥,我们刚接到波哥大水务局的电话,他们听说我们在做简化系统,想申请加入试点。”
陆轩没有立刻回答。他调出水务局的档案,发现这家单位三年前曾拒绝所有智能化改造,理由是“培训成本太高,操作太复杂”。
他按下通讯键:“告诉他们,试点不收费,培训我们包,系统按他们的工作流程重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