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轩推开作战室的门,走廊的灯光在他肩头划出一道笔直的轮廓。他没有停下,脚步沉稳地穿过长廊,直入办公室。门合上的瞬间,他打开电脑,调出“听风”系统的全流程日志。屏幕闪烁,数据流如江河奔涌,他指尖滑动,精准定位到凌晨三点十七分的记录——算法自动修正方言识别模型的那一帧。他盯着那串跳动的参数,目光沉静,却如磐石压阵。
七天前的谈判余波未平,但他已不再等待。
他拨通内线:“张涛、孙明、林娜、马亮、赵宇,三十分钟后作战室闭门会议,议题:国际合作专项组启动。”
时间一到,五人落座。陆轩站在投影前,声音不高,却字字如锤:“合作还没签,但节奏不能等。从今天起,成立‘国际合作专项组’,我亲自带队。第一阶段,七日内完成合作计划细化;第二阶段,签约后四十八小时内启动资源预配置;第三阶段,品牌术语落地执行,贯穿全程。”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众人,“我们不赌他们回不回头,我们只确保——他们回头时,门开着,灯亮着,方案就在桌上。”
张涛点头,迅速打开笔记本记录分工。孙明皱眉,低声提出顾虑:“现在投入人力物力,万一英泰克最后反悔,财务压力会直接传导到q4。”
“压力要扛,但方向不能偏。”陆轩语气坚定,“他们已经在用我们的标准逻辑培训运营团队,这就是信号。我们不是在追合作,是在建轨道。车还没来,轨道必须先铺好。”
林娜抬手调出会议议程,补充道:“品牌术语的植入必须前置。客服话术、培训材料、服务报告,所有对外输出内容,必须统一使用‘樊星阁服务流程’这一表述。”
“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接口,更是服务逻辑与信任的构建方式。”
赵宇翻看测试数据,沉声问:“如果他们坚持在宣传中弱化我们的角色呢?”
陆轩嘴角微扬,不答反问:“你们还记得荷兰试点的用户流失曲线吗?第六个月,投诉直线上升。不是技术不行,是服务逻辑断了。他们现在想用我们的标准去救市,还想把写标准的人藏在幕后?”
他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,写下三个词:技术、运营、品牌。
“我们分三步走。技术上,只开放加密调用接口,核心算法不动;运营上,推动他们内部全面接入我们的服务标准文档;品牌上,所有对外材料,必须明确标注标准来源。这不是让步,是锚定。”
张涛迅速整理思路:“我可以先起草一份《标准1.0常见问题解答》,以技术答疑的名义发给他们的运营团队,不涉核心,但能建立专业权威。”
“发。”陆轩点头,“附件命名加上版本号,正文注明后续更新通过专用通道推送。我们要让他们习惯——标准的每一次迭代,都来自我们。”
马亮一直沉默,此时开口:“我刚收到消息,英泰克法务仍在质疑标准的法律效力,要求延迟开放技术接口。但他们的运营部门已经私下开始培训。”
陆轩眼神一凛:“那就让他们知道,内部已经动了,法务再拖,只会让执行层被动。”
他拿起电话,拨通汉斯的号码。对方很快接起。
“你们的运营团队已经开始用我们的FAq培训员工了。”陆轩语气平静,“说明标准不是问题,是答案。法务的顾虑可以继续讨论,但技术对接的窗口期,不会无限延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