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七小时五十分,货车驶入华南中转仓专用通道,安保系统自动识别放行。
赵宇已在实验室等候。
样品取出,编号登记,检测启动。
第一阶段:纯度分析。
设备嗡鸣,数据滚动。十二分钟后,屏幕跳出结果:98.7%。
赵宇松了口气,立即转入第二阶段:稳定性压力测试。
模拟跨境节点高负载环境,温度、湿度、电压全拉至极限。样品在反应舱内持续震荡,监控曲线起伏不定。
十二秒时,曲线出现轻微抖动。
赵宇屏住呼吸。
十五秒,抖动消失,回归平稳。
二十秒,系统判定通过。
“成了。”他摘下耳机,声音有些发颤,“宏远N-7,达标。”
消息传回总部,林娜第一时间录入系统,标记为“一级供应恢复”。
陆轩站在调度台前,看着主屏上重新亮起的绿色通道,终于缓缓吐出一口气。
他拿起笔,在工作日志上写下:“799”。
笔尖顿住。
检测报告传回,末尾一行小字清晰可见:批次编号cd-hY2023-799。
他盯着那串数字,久久未语。
孙明走进来,轻声问:“下一步怎么走?”
陆轩合上日志,抬头:“通知宏远,第二批订单现在就签。另外,查查华南中转仓那个‘内应’——录音里提到的人,必须挖出来。”
“可我们现在……”
“不急。”陆轩打断,“材料到位,我们就有主动权。现在不是慌的时候,是收网的时候。”
孙明点头,正要离开。
陆轩忽然叫住他:“你去成都,亲自走一趟。”
“我?”
“对。”陆轩目光坚定,“不是去道谢,是去谈未来。告诉周总,樊星阁不只买他的货,还要护他的厂。从今往后,他的生产线,就是我们的生命线。”
孙明怔住,随即重重点头。
他转身出门,脚步比来时稳了许多。
陆轩站在窗前,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。
他知道,这场仗还没完。
山本不会善罢甘休,国际博弈才刚开始。但今天,他们守住了第一道防线。
不是靠运气,是靠人。
靠一个敢递U盘的质检员,靠一个敢接单的小厂老板,靠一群不退的兄弟。
他拿起通讯器,拨通马亮:“曼谷节点那边,盯紧日本方面的动向。另外——查查山本最近三个月的原料采购路径,我要知道,他们到底动了多少手。”
“明白。”马亮回应干脆。
通讯结束,陆轩将日志翻到最后一页。
他提笔,在空白处写下一行字:
真正的力量,不是压倒对手,而是在绝境中,仍有人愿意为你递来一把钥匙。
笔尖落下,墨迹未干。
实验室警报突然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