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刚一直没说话,这时低声问:“如果他们联合其他势力施压呢?比如陈龙那边,早就盯着这块蛋糕。”
“那就打。”胡军握拳。
陆轩抬手,止住话头。“不到万不得已,不动武。我们现在拼的不是拳头,是制度。谁的规则更严密,谁就能掌握主动权。他们可以骂我们苛刻,但只要他们还想赚钱,就得按我们的节奏走。”
林娜开始整理修改草案。她将“强制双因子认证”改为“双方共同启用双因子验证流程”,将“实时同步”调整为“按约定频率同步操作日志”,但每一条软化表述后,都附上加密附件编号与接口监控指令。
陆轩补充道:“‘按约定频率’,我们内定每小时同步一次,但对外宣称双方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共同商定,既能模糊对方视线,又能保证监控效果。”
张涛看着屏幕,忽然冷笑:“真够虚伪的。嘴上说合作共治,背地里全在防着对方。”
“这不是虚伪。”陆轩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写下:“共治不共弃,联防不联责。”“我们不放弃监管权,也不剥夺对方基本操作权。但他们每一次越界,都会留下痕迹。时间会证明,谁才是真正守规则的人。”
孙明忽然抬头:“财务部分要不要加一条——任何预算变更,必须经我方技术系统校验,并生成不可撤销的变更日志?”
“加。”陆轩点头,“写进附件四,编号F7。马亮,你负责对接技术组,确保校验模块在协议提交前完成部署。”
马亮应声记录。
林娜将修改版协议打印出来,装订成册。封面依旧洁白,但右上角的印章颜色更深了些。
陆轩接过文件,翻开最后一页,停在“日志存储周期”条款前。
三年?七年?
他起身,走到监控终端前,调出那个异常Ip的完整轨迹。数据流滚动,归属地最终锁定——东京都港区,一家空壳公司注册地。公司法人代表匿名,但资金流向与山本一郎旗下某贸易公司存在三次交叉。
他盯着屏幕,手指在键盘上敲入指令,调出过去五年国际黑帮技术渗透案例库。一条条记录闪过,最终停在一条标注红色的事件上:2028年,某能源合作项目第五年,因日志存储期仅四年,关键证据缺失,导致中方彻底失势。
“历史证明,真正的危机,总发生在第五年。”
他走回桌前,拿起笔,在“存储周期”后坚定写下:“不少于七年。”批注栏加注:“基于跨国项目风险周期模型,建议最低保存期限覆盖最长追责窗口。”
林娜将最终版放入文件夹,递还给他。
陆轩合上文件,走向档案柜。保险柜门开启时,金属冷光映在他脸上。他正要放入协议,终端屏幕突然闪出红色警告。
“共管账户二次确认模块,检测到重复授权请求。”提示音短促,连续两次。
他停下动作,盯着那行字。
柜门半开,协议悬在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