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办公室,新一轮谈判方案正在拟定。赵宇坐在电脑前,手指飞快敲击键盘,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财务模型与文化变量参数。
“我重新设计了利润分配机制。”他对孙明说道,“加入了一个动态的文化协同指数,它可以根据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文化互动程度进行浮动调整。这样一来,既保证了经济公平,也体现了文化价值。”
孙明点头:“这比单纯的合同条款更有弹性,也能避免他们继续以‘主导者’自居。”
林娜在一旁整理资料,忽然抽出一张纸递给陆轩:“这是我翻译的日文合同草案。他们在多个关键条款中使用了‘主导者’这个词,而不是‘合作伙伴’。这说明他们仍然抱有文化优越心态。”
陆轩接过纸张,目光如炬。“我们必须在正式谈判中回应这一点。”
张涛提议:“不如在新方案中加入一段日文注释,表达我们对文化尊重的态度。语言是最直接的心理暗示。”
林娜思索片刻,提笔写下:“愿此合作,始于礼,成于信。”
赵宇看着这句话,露出赞许的笑容:“好,这不仅是态度,更是底线。”
谈判室内,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落进来,形成一道道金色光影。日方代表已经入座,神情比之前多了几分审慎。
陆轩缓步走进,目光扫过对方的脸庞,然后将那份修订后的合作协议推至桌面中央。
“这是我们最新的提案。”他语气平稳,“其中特别加入了文化协同机制,确保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都能获得尊重与发展空间。”
日方代表翻开协议,视线落在那段日文注释上,沉默片刻后,抬起头来。
“陆先生,您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合作方式。”那位年长的代表缓缓说道,“也许,我们过去的确有些过于执着于形式上的主导权。”
陆轩微微一笑:“合作的本质,从来都不是谁高谁低,而是能否共同成长。”
谈判桌上,空气仿佛都轻松了几分。而在角落里,马亮悄然将刚才听到的那句“过去的主导权”记录下来,作为后续策略调整的重要参考。
这一刻,文化不再是障碍,而是破局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