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3章 深入研究(1 / 2)

夜色沉静,柏林总部的灯光依旧亮着。窗外风声呼啸,玻璃窗上倒映出几道忙碌的身影,文件翻动的声音在空气中轻轻回荡。

陆轩认真聆听着老师的解答,心中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。结束通话后,他深吸一口气,眼神坚定,思绪仍沉浸在刚刚的交流中。他再次回到会议室,准备开启新的讨论。

他缓缓坐下,指节轻敲桌面,声音低沉却清晰,“从现在开始,我们不能再靠直觉判断局势。”

会议室内一时沉默,只有孙明在调整投影仪的画面,张涛坐在角落里低头翻看手中的数据模型图,赵宇则站在窗边,眉头紧锁。

“此次东京市场监管的突然收紧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。”陆轩开口,语气不急不缓,“伦敦那边的公益项目虽被报道,但高端客户依然观望,说明信任建立并不等于合作达成。而里约的地下网络虽然愿意深化合作,但背后牵扯到政府势力,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地盘争夺。”

“东京这次政策变动的背后,除了当地势力的警觉之外,可能还与国际金融大环境下的资本流向变化有关。”他顿了顿,目光落在孙明身上,“你和马亮负责政策风险评估组,我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分析模型,不只是对过去事件的总结,而是对未来趋势的预判。”

孙明点头,随即又皱眉,“问题是,我们手上掌握的信息有限。尤其是东京那边,山本一郎的影响力远比我们想象得更深,很多内部消息根本接触不到。”

“那就从已知的数据入手。”陆轩语气坚定,“任何政策变动的背后都有经济逻辑,我们要做的,是把这条线找出来。”

张涛抬起头,语气略显迟疑,“可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。东京的几个项目已经停滞,资金链压力大,如果我们再投入资源做研究,会不会……”

“不会。”赵宇打断他,语气冷静而坚定,“如果我们连问题的本质都搞不清楚,就贸然行动,只会让损失更大。当前国际市场正处于结构性调整期,我们的应对必须更具前瞻性。”

会议室里的气氛再度凝滞,分歧再次浮现。

陆轩没有立刻表态,而是站起身走到白板前,拿起笔,在上面写下三个词:

“此前我们强调的稳定、平衡、韧性理念,为我们打下了基础;而现在,我们要关注资本博弈下的结构稳定与长期布局。”

他转过身,目光扫过众人,“以前我们靠速度和执行力打下基础,但现在,我们需要的是体系化的应对能力。”

他停顿了一下,继续说道:“东京的政策变化,并非针对我们一家,而是整个国际资本环境在调整。伦敦的舆论反应,也不是个例,而是主流社会对‘新势力’的一种本能排斥。至于里约的政府背景介入,更说明一个问题——我们已经不再是边缘力量,而是真正进入了规则制定者的视线。”

这句话落下,空气仿佛都沉重了几分。

“所以,”陆轩语气平稳,“我们不能退,也不能乱。要做的,是稳住现有结构,找出真正的突破口。”

他看向林娜,“关于之前你提到的那个欧洲国家的投资回报异常,查得怎么样了?”

“我查了,那个欧洲国家的项目连续两年亏损,却被列入重点深耕名单。”林娜翻开笔记本,“我调出了当年的审批记录,发现当时有一份来自东京分部的风险预警报告,明确指出该国的文化准入政策存在不确定性,但这份报告并未被采纳。”

她将文件递到陆轩面前,“而且,我发现提交这份报告的人,现在已经不在公司了。”

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。

陆轩接过文件,一页页翻阅,神情逐渐变得深沉。他的手指停在一段文字上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