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指着一条正在水里灵活游动、鳞片闪着银光的鲈鱼问价,
“老板,这条鲈鱼怎么卖?”
摊主是位皮肤被海风和阳光晒成古铜色、满脸皱纹却精神矍铄的大叔,
听到问价,麻利地捞起那条鲈鱼。
鱼在他青筋微凸的手中奋力挣扎,鱼尾有力地拍打着,溅起响亮的水花,
“这条怎么样,刚送来的,活力十足。我在这市场卖了十几年鱼了,都是老顾客,放心,七块钱一斤,价格实在。”
那鱼在摊主手中不断扭动,一看就很新鲜。
“就这条吧,”
苏苏满意地说,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,
“麻烦老板帮我们处理干净,去鳞去内脏,腮也务必挖干净,谢谢你了。”
“好嘞,放心,保证弄得干干净净。”
大叔爽快地应着,开始熟练地刮鳞剖腹。
接着他们又在一个虾摊前买了一些活蹦乱跳的基围虾,透明的虾身在篮子里不断弹跳。
姜姜看着活虾,忍不住提议,
“晚上可以做白灼虾,蘸点蒜蓉酱油吃,最鲜甜了,原汁原味,我能吃一大盘。”
然后又称了几斤正在吐沙的花蛤和蛤蜊,准备煮汤或者辣炒。
买完海鲜,手里的分量又重了不少,塑料袋勒得手指发红。
陈野主动接过最沉的装鱼和虾的袋子,苏苏则提着鸡和肉,姜姜主要负责蔬菜和较轻的干货。
他们随着人流来到豆制品区。
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豆香。
苏苏在一个摊位前买了几块方方正正、嫩滑的水豆腐,又称了一斤新鲜的绿豆芽,
“豆制品补充蛋白质,而且容易做,炒菜烧汤都行,很方便,也好消化。”
走到调味品区,苏苏放慢了脚步,看得非常仔细。
她挑选着酱油、醋、料酒、蚝油和各种八角、桂皮之类的香料,
甚至拿起瓶子比较不同品牌的生产日期和配料表,神情专注,像是在完成一件重要的工作。
陈野和姜姜跟在她身后,偶尔对看一眼,都觉得此刻的苏苏格外有生活气息,
不再是那个敏感爱哭的苏苏了,与舞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吉他手也判若两人。
最后他们来到干货区,买了黑木耳、干香菇、粉丝、虾米等耐储存的食材。
苏苏还特地在一个摊位前驻足,精心挑选了一些个头饱满、颜色暗红的红枣和颜色鲜亮的枸杞,
“这些可以拿来煲汤,对身体好,特别是女孩子,补气血,养颜美容,熬夜多了喝点这个汤最好。”
一圈转下来,足足用了一两个小时,几人手上渐渐提满了各种颜色的塑料袋,收获颇丰。
姜姜看着这丰硕的战果,甩了甩被勒出红印的手,有点奄奄地感叹,
“我们是不是买得太多了?感觉够吃一个星期了,冰箱会不会塞不下,东西会不会放坏了。”
确实是买了不少东西,
新鲜的时令蔬菜,易于储存的鸡蛋和面食还在活蹦乱跳的鲜虾和海鱼,以及各色肉类,
还有各种干货调味品,林林总总,像是要把整个菜市场搬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