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 玩就玩把大的!(2 / 2)

基于那套“八云台同步算法”,他们不仅攻克了双工件台的同步难题。

还将运动误差控制在了前所未有的皮米级别。

这意味着,制造1纳米芯片最大的技术壁垒,被彻底踏平。

项目,正式进入总组装环节!

所有人员和设备,连夜被转移到了位于燕宁省的一家绝密工厂。

这里,拥有亚洲最大的单体洁净室,是为“燎原”项目量身打造的总装基地。

8月14日。

巨大的洁净厂房内,灯火通明。

所有人都穿着密不透风的无尘服,只露出一双双充满期待和紧张的眼睛。

全球首台1纳米光刻机的总组装工作,正式开始。

顾逸站在总指挥的位置,他的身边,是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。

顾院士,周院士,李院士。

这三位龙国工程院的泰山北斗,此刻也甘愿当起了“监工”。

“老顾,A区镜片组对准,你盯着。”

“周院士,b区光源引导系统,拜托您了。”

“李院士,c区的机械臂校准,您经验最丰富。”

顾逸有条不紊地分配着任务。

三位老院士郑重地点了点头,立刻奔赴各自的岗位。

组装工作,比想象中还要复杂和艰难。

每一个零件的安装,每一根线路的连接,都必须做到微米级,甚至是纳米级的精准。

任何一点微小的失误,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。

时间一天天过去。

9月5日。

当最后一个模块被精准地安装到位时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
一台充满了科幻感的庞然大物,静静地矗立在厂房中央。

它通体银白,结构精密复杂,宛如一件来自异星的艺术品。

总组装,完成!

整个厂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。

“全体休整两天,所有人,给我好好睡一觉!”

顾逸摘下口罩,露出一张疲惫却异常兴奋的脸。

两天后。

精神饱满的团队再次集结。

“顾组长,我们是先用7纳米的方案进行测试,还是5纳米?”一名工程师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
按照惯例,新设备都需要从低精度的测试开始,逐步验证其性能。

然而,顾逸却摇了摇头。

“不。”

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。

“咱们玩就玩把大的。”

“直接上1纳米芯片的设计方案,进行上电模拟测试!”

“什么?!”

所有人都惊呆了。

这也太激进了!

万一失败,对机器造成的损伤可能是不可逆的!

“出了问题我负责。”

顾逸的语气不容置疑。

“我相信我们的机器,也相信我们每一个人!”

看着他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,所有疑虑都烟消云散。

干!

就听顾组长的!

9月某日上午九点整。

控制中心里,落针可闻。

顾逸坐在主控台前,深吸一口气。

“‘燎原’,上电!”

随着他一声令下,巨大的机器发出了轻微的嗡鸣声,无数指示灯依次亮起。

“能量注入正常!”

“真空系统启动正常!”

“光源系统激活!”

“工件台自检完成!”

一道道指令被下达,一条条反馈被报回。

所有人的心,都提到了嗓子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