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关于加强跨省警务协作、建立区域联动打黑机制的战略构想》!
沙瑞金的眼中,第一次,闪过了一丝真正的意外。
他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报告,缓缓地翻开了第一页。
祁同伟没有给他过多审阅的时间,他那如同连珠炮般、充满了强大逻辑力量的阐述,便已然开始。
“沙书记,郑胜利的案子,绝不是一个个例!它暴露出的,是我们整个华东地区,在面对新型的、跨地域流窜的黑恶势力犯罪时,警务协作体系上存在的巨大漏洞!”
“报告的第一部分,我用我们省厅情报中心的大数据,分析了近三年来,汉东、临江、江淮三省交界处的刑事案件发案率。数据显示,涉黑、涉毒、涉赌案件,呈现出明显的‘潮汐式’流动特征。我们汉东这边一严打,犯罪分子就流窜到临江;临江那边一收网,他们又跑到了江淮。各地警方各自为战,信息不通,标准不一,导致我们投入了巨大的警力,却始终无法从根子上,铲除这些流窜的毒瘤!”
“而在报告的第二部分,”祁同伟的声音变得愈发激昂,“我详细地论证了建立一个由三省政法委共同牵头、公安厅具体执行的‘区域联合反黑指挥中心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!我们要打破行政壁垒,建立统一的情报共享平台、统一的行动指挥标准、和统一的司法协作机制!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形成一张真正的天罗地网,让那些妄图‘钻空子’的犯罪分子,无处可逃!”
“至于报告的第三部分,”祁同伟的目光灼灼,逼视着早已被他的构想深深吸引的沙瑞金,“我以郑胜利的案子为例,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——以此次事件为契机,由我们汉东省公安厅牵头,主动向临江方面派出第一支‘警务协作试点观察小组’!”
“我们去,不是去抢案子,不是去干预他们的内政!”祁同伟的声音铿锵有力,掷地有声,“我们是去‘送经验’,是去‘送技术’,是去帮助我们的兄弟单位,共同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、未来可以向全国推广的跨省打黑新模式!”
“这不仅能解决郑胜利同志的个人冤屈,更能为我们汉东,在全国的政法系统改革中,立下一块丰碑,争取到无可替代的话语权!这,才是我们真正的大局!”
这番话,句句都站在了“全国一盘棋”的战略高度,字字都充满了“为国家探索新路”的政治担当!
祁同伟成功地,将一次充满了个人政治目的的“跨省干预”,包装成了一场无可指摘的、充满了改革锐气的“制度创新”!
沙瑞金久久地凝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。
他那双深邃的眼睛里,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赏和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……敬畏。
他知道,自己彻底低估了祁同伟。
他本以为,这只是一把锋利的剑。
却没想到,这把剑的背后,还隐藏着一个懂得如何为自己“铸造王座”的……帅才!
他知道,这份报告,他无法拒绝,也不想拒绝。
因为祁同伟给他出的,不是一道选择题,而是一份足以让他沙瑞金在未来的政治履历上,都添上浓墨重彩一笔的……惊天政绩!
许久,沙瑞金才缓缓地、重重地,点了点头。
“好……好一个‘区域联动打黑机制’!”
他站起身,走到祁同伟面前,一锤定音。
但他依旧保持着一个顶级政治家的、最后的审慎与平衡。
“同伟同志,你的这个构想很好,很有战略眼光。我原则上,批准了。”
他看着祁同伟,那眼神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。
“但是,我也要给你划下一条红线。”沙瑞金的声音变得无比严肃,“记住,你们是‘试点观察小组’,不是‘专案调查组’。你们的任务,是协助,是观察,是总结经验。对于郑胜利的案子,你们可以查,但必须在临江省政法委的统一协调下进行。查清为止,点到为止!绝不能将火,烧到不该烧的地方去!我的话,你听懂了吗?”
这既是授权,也是一次对祁同伟政治智慧和分寸感的终极考验。
祁同伟向着沙瑞金,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。
“是!保证完成任务!”
当祁同伟走出省委一号楼,重新沐浴在汉东初冬那冰冷的阳光下时,他那颗早已被仇恨和算计填满的心,却是一片灼热。
他知道,他已经拿到了那份他梦寐以求的、足以让他名正言顺地将利剑插入临江心脏的“请战书”。
京海的风暴,即将降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