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6章 江州的“回音壁”(1 / 2)

祁同伟的“暗剑”小组,如同一滴无声的水珠,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江州这座充满了书卷气的南方城市。

他们没有惊动任何地方政府部门,只是以一个由省纪委牵头的“历史遗留项目资产核查小组”的伪装身份,开着一辆挂着普通民用牌照的商务车,平静地驶入了江州财经大学那扇古朴典雅的校门。

校园里,秋色正浓。

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通往行政楼的林荫道,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甜香和淡淡的书墨味,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宁静、祥和,充满了象牙塔特有的、与世无争的美好气息。

然而,方志新和他手下那几位饱经风霜的老刑警,却在这片宁静之下,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、令人不安的味道。

他们知道,最坚固的堡垒,往往都伪装得最像一座不设防的花园。

……

江州财经大学的校长办公室里,现任校长,一位看起来温文尔雅、学者气十足的中年男人,正热情洋溢地接待着这几位“省城来的领导”。

“欢迎!热烈欢迎省里的同志们来我们江州财大检查指导工作!”校长的脸上,堆满了真诚的笑容,他亲自为方志新等人泡上自己珍藏的上好龙井,“我们学校一定全力配合省里的工作,保证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只是有些历史档案的管理,因为年代久远,可能存在一些……不规范的地方,还请各位领导海涵啊。”

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,既表达了“全力配合”的积极姿态,又不动声色地,为后续的“软抵抗”,提前埋下了最完美的伏笔。

方志新没有与他过多寒暄。

他知道,真正的交锋,不在办公室,而在档案室。

然而,当他们亮明来意,要求调阅十年前,刘景明担任副校长期间所有的人事档案和研究生招录记录时,他们遭遇了第一堵,也是最坚固的一堵“铜墙铁壁”。

档案室的主任,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、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老同志,在听完他们的要求后,脸上露出了极其“为难”和“抱歉”的表情。

“哎呀,几位领导,真是不巧!太不巧了!”他猛地一拍大腿,那声音里充满了“遗憾”,“您看,为了响应省里‘数字化办公’的号召,我们学校上个月刚刚启动了‘历史档案电子化’的重点工程。像刘景明副校长这么重要的领导的档案,当然是第一批试点。所有的原始纸质档案,上周就已经全部打包、贴上封条,送到市档案馆进行高精度扫描和数字化封存了。现在我们局里,别说是档案,连一张相关的纸都找不到了!这是市里下发的红头文件,您几位过目。”

他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、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,恭敬地递了过来。

方志新的老部下,那个脾气火爆的老李,差点当场就要发作,却被方志新用一个眼神制止了。

他知道,跟这种人争辩,没有任何意义。

一计不成,他们立刻转换思路,开始试图从“人”的身上打开缺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