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第二位“盟友”(1 / 2)

在成功说服了省委宣传部长周岳,将“笔杆子”这支重要的力量纳入自己的同盟后,高育良没有片刻的停歇。

他深知,在汉东省委常委会这座充满了制衡与博弈的权力天平上,仅仅有舆论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。

要想让祁同伟的任命获得无可争议的通过,他还必须争取到另一个,也是更具分量的“强力部门”的支持。

当天下午,他的车,便悄无声息地驶入了那个气氛比省委大院还要森严、肃穆的汉东省军区大院。

与宣传部那种充满了书卷气的儒雅不同,这里的一切,都散发着一种属于钢铁与纪律的、冰冷而又强大的气息。

高大的营房,整齐的队列,以及警卫战士那如同雕塑般笔挺的身姿,无一不在彰示着这里是汉东省暴力机器的最高殿堂。

高育良要见的,是省委常委、省军区的定海神神——张海洋政委。

张政委是军人出身,性格耿直,不喜官场上那些弯弯绕绕的客套,也从不参与地方上的派系斗争。

他唯一的政治诉求,就是“稳定”。

地方的绝对稳定,就是军队最可靠的后方保障。

这,正是高育良此行要切入的、唯一的,也是最有效的突破口。

……

省军区政委的办公室里,陈设简单得近乎简陋。

一张行军桌,几把硬木椅子,墙上挂着的不是名家字画,而是一幅巨大的、标注得密密麻麻的汉东省军事地形图。

“育良书记,稀客啊。”张海洋政委亲自为高育良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、装在军绿色搪瓷缸子里的白开水,声音洪亮,不怒自威,“你这个大教授今天怎么有空,跑到我这舞刀弄枪的地方来了?”

高育良微笑着接过水杯,姿态放得很平:“政委同志,我今天来,是来向您这个‘定海神针’,讨教一个关于‘稳定’的问题啊。”

他没有绕圈子,直接将话题引向了张政委最关心的领域。

“政委同志,吕州的事情,想必您也听说了。”高育良的脸上,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忧虑,“一场看似普通的经济纠纷,差点就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。这给我们省委,特别是我们政法系统,敲响了警钟啊!”

张政委闻言,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,也浮现出了一丝凝重。

“我听说了。胡闹!”他重重地将水杯顿在桌上,“地方不稳,军心不宁。我们军队在外保家卫国,靠的是什么?靠的就是一个稳定的大后方!如果连我们省会城市周边的治安都暗流汹涌,那我们还怎么能让前线的将士们安心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