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将一杯新泡的、散发着清冽香气的龙井,恭敬地推到高育良面前。
“沙书记这一招,不是扶持。”祁同伟看着老师,一字一句地说道,“是捧杀。”
“捧杀?”高育良端着茶杯的手,在空中微微一滞。
“没错。”祁同伟点了点头,“老师,您想,京州是什么地方?表面上看,是省会,是全省的经济中心,是最大的政绩跳板。但实际上呢?”
他站起身,走到那副巨大的汉东省地图前,手指重重地点在了“京州”那两个字上。
“这里,是李达康经营了近十年的独立王国,盘根错节,水泼不进。同时,”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冰冷,“这里也是一块被‘唯Gdp论’掏空了底子,留下了无数民生烂摊子的烫手山芋!大风厂的安置问题解决了吗?那些被污染的土地和河流治理了吗?因为野蛮拆迁而积累的民怨化解了吗?没有!这些都是李达康留下的、随时都可能引爆的地雷!”
“沙书记知道刘海峰和李达康是一类人,都是搞经济的猛将。那好,他就把这块最难啃的骨头交给他。”
祁同伟转过身,看着已经陷入沉思的高育良,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弧度,“干好了,是你刘海峰本事通天,省委自然有赏;干不好,你就会被京州这个巨大的泥潭彻底拖垮,摔下来会比任何人都惨!”
“所以,沙书记这是在看他刘海峰,究竟是只会画大饼的理论家,还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实干家。这既是考验,也是陷阱。我们现在要做的,不是自乱阵脚,而是静静地看着他,如何在这座舞台上,唱好这出戏。”
这番话,如同醍醐灌顶,瞬间驱散了高育良心中的所有迷雾。
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、思路却老辣到让他都感到心惊的学生,露出了赞许的神情。
……
三天后,京州市委大楼前,红旗招展。
新任代理市委书记刘海峰,在无数闪光灯和镜头面前,意气风发地走马上任。
在全市干部大会上,他发表了极具个人风格的就职演说。
他没有提任何关于前任李达康的功过,而是用一口流利的、夹杂着英文的普通话,向所有人描绘了一幅将京州打造成“国际化智慧新城”的宏伟蓝图。
他深知京州是李达康经营多年的独立王国,要想坐稳这个位置,并以此为跳板,在那场尚未结束的竞赛中锁定胜局,就必须尽快抹去前任的烙印,建立属于自己的绝对权威。
他站在发言台前,环视着台下那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,心中豪情万丈。
“京州的过去,已经翻篇。从今天起,我,刘海峰,将和在座的各位同志一起,为这座伟大的城市,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