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武侠修真 > 刃鳞江湖 > 第160章 佛前问罪

第160章 佛前问罪(1 / 2)

大雄宝殿内的气氛,因钟镇的咄咄逼人与慧明大师的断然回绝,而变得如同拉满的弓弦,一触即发。

嵩山派弟子手按剑柄,目光凌厉;少林僧众虽未动兵刃,但气息沉凝,罗汉阵势隐然已成。

“慧明师兄!”钟镇踏前一步,声若洪钟,“非是钟某不信少林清誉,实乃此事关系我嵩山派传承重器,更关乎武林正道安危!那弥姓女子身负诡异邪力,石林之中,曾有数名江湖同道亲眼目睹其动用非人手段,屠戮生灵,剑气阴寒,与袭击达摩洞之贼子如出一辙,而那名为不嗔的小僧,据闻体内亦有魔性潜伏,近日在寺中屡有异状,恐非善类!此二人藏身宝刹,谁知是不是觊觎达摩洞中之物,亦或本身就是那幕后黑手派来的内应?少林若要一意包庇,只怕百年清誉,毁于一旦!”

他这番话可谓诛心至极,不仅将弥仞和不嗔打为邪魔外道,更将少林置于包庇奸邪、甚至监守自盗的嫌疑之地。

“钟掌门!”慧明大师面色一沉,常年温和的目光中首次迸射出锐利的光芒,“无凭无据,岂可妄加断言,污人清白?弥施主与不嗔乃我少林之客,其是非功过,自有我少林依据戒律清规查明处置,岂容外人越俎代庖,在佛前放肆!”

“证据?”钟镇冷笑一声,“若要证据,何不请那二人出来,当面对质?让我等也看看,究竟是怎样的‘客人’,能让少林如此维护,还是说,少林根本不敢让他们现身,怕当众露出马脚?”

就在双方僵持不下,火药味弥漫整个大殿之时,一个清冷而略带虚弱的声音自殿外响起:

“不必请,我们来了。”

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萧见白搀扶着脸色苍白却脊背挺直的弥仞,缓缓步入大殿。不嗔紧跟在他们身后,小脸紧绷,带着紧张,却也没有退缩。

霎时间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三人身上。嵩山派众人眼神充满审视与敌意,少林僧众则神色复杂,有关切,有疑惑,也有警惕。

弥仞的目光扫过全场,最后落在钟镇身上,声音虽弱,却字字清晰:“钟掌门口口声声说我身负邪力,屠戮生灵,不知可有真凭实据?石林之中,是谁先以妖花惑心,伏下杀手?我被迫自保,何错之有?至于达摩洞失窃之事,我初至少林,重伤未愈,终日于藏经阁养伤,有何能耐,又为何要去盗取一件与我毫不相干的‘旧物’?”

她逻辑清晰,句句在理,顿时让钟镇的气势为之一窒。

但钟镇岂是易与之辈,他冷哼一声:“巧舌如簧!你身负之力,阴寒诡谲,非我正道所有,这便是铁证!至于动机,谁知道你是否受人指使,或本身便与某些隐秘势力有所勾结?”

他又将矛头指向不嗔:“还有这小和尚!听闻他昨日在演武场魔性大发,毁坏器物,气息暴戾,这又作何解释?若非心中有鬼,身负魔种,岂会如此?”

不嗔被他厉声一指,吓得浑身一抖,下意识地往萧见白身后缩了缩,眼圈泛红,讷讷道:“我……我没有……我不是故意的……”

萧见白踏前一步,将弥仞和不嗔护在身后,冰蓝色的眼眸如同万载寒冰,直视钟镇:“钟掌门,凡事讲究证据。若仅凭臆测和传闻便可定罪,那这江湖公理,未免也太儿戏了。弥姑娘之力,乃家传秘学,虽略显特异,却并非邪道。不嗔年纪尚小,修为失控偶有发生,何来魔性之说?反倒是贵派,如此兴师动众,仅凭流言便上门问罪,是否太过心急,又是否……另有所图?”

萧见白言辞犀利,直接反将一军,暗示嵩山派借题发挥,别有用心。

钟镇脸色铁青,正要反驳,忽然,异变再生。

一直沉默旁观的方证大师,此时缓缓睁开双眼,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弥仞,尤其是在她眉心的位置停留了一瞬,仿佛看穿了那深藏的暗种。随即,他又看向不嗔,眼中闪过一丝悲悯。

“阿弥陀佛。”方证大师的声音不高,却蕴含着无上威严,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,“钟掌门关心武林公义,其情可悯。然我少林处事,自有法度。弥施主体内,确有一股非比寻常的异力盘踞,然其心志坚韧,并未沉沦,且在寺中多日,并未行恶。不嗔师侄,身世坎坷,体内力量复杂,确有隐患,然本性纯良,并非魔头。”

他顿了顿,语气转为沉重:“达摩洞失窃之物,确与嵩山令无关,乃敝寺一桩内部旧案牵连之物,个中缘由,不便向外人道也。此事,少林自会清查,给各方一个交代。”

方证大师此言,既部分承认了弥仞和不嗔的“异常”,又将其定性为“可控”与“非恶”,更将失窃事件圈定为少林内部事务,直接否定了嵩山派插手的理由,可谓滴水不漏。

钟镇没想到方证大师会如此坦诚,却又如此强硬,一时语塞,脸色阵红阵白。